合作了粉体圈,您就合作了整个粉体工业!
最近,深圳理工大学讲席教授丁峰与北京大学教授彭海琳合作,成功制备出4英寸超平整单晶六方氮化硼晶圆的成果以“Ultraflatsingle-crystalhexagonalboronnitrideforwafer-scaleintegrationofa2D-compatiblehigh-κmetal...
名古屋大学(名大)于8月8日宣布,开发了一种通用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界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共同析出,将其作为固体晶体用于铸模,从而成功合成了10种“非晶纳米片”,如镓、铝、铟、铈等。该成果由名大未来材料与...
8月14日,弗劳恩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FraunhoferIAF)宣布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利用MOCVD(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造和表征了一种全新的半...
7月31日,俄罗斯科研团队一项在纯水中以冷烧结(ColdSinteringProcess,CSP)方式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的成果发表在陶瓷“ceramics”期刊,研究人员采用CSP法以γ-Al(OH)3粉末为原料,在380-450℃和220MPa的压力下,在30分...
8月6日,Resonac(力森诺科)宣布首次把人工智能(AI)技术与材料开发常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新型模拟技术NNP引入CMP浆料对半导体晶圆抛光,保持计算结果高精度的前提下,速度提升10万倍以上。而这项技术能...
7月31日,NatureEnergy(自然能源)期刊发表了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能源所)最新成果,该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崔光磊研究员科研团队开创性设计出均质化正极材料,颠覆了全固态锂电池复合正极的范...
7月25日,北科大、北工大和香港大学等高校的联合科研团队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成果,通过一种在陶瓷中连续产生位错的策略,从而提供了一种增强陶瓷拉伸延展性的方法。论文地址:DOI:10.1126/science.adp0559La2...
名古屋大学于2024年7月16日宣布,该大学未来材料与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氧化物、氧化石墨烯、氮化硼等二维材料(纳米片)的高速大面积成膜法——通过将墨水滴到水面上并转移到基板上,能够在大约1分钟内...
近日,攀枝花安钛科技有限公司(安钛科技)与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完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重大成果——针对氯化浸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金红石钛白粉生产工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绿色钛白粉工艺技术,炼铁渣盐酸体系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3D打印摩擦器件组,发展了利用3D打印水凝胶柔性骨架辅助高几何复杂性、高打印精度和形状保真度陶瓷成形的新方案——解决了传统陶瓷制造因脆性和刚性导致的形状...
万里行|精微高博:从比表面仪到全面材料表征仪器与解决方案提供者
万里行|辽宁蓝恩:切入粉体新材料新赛道,冲锋国产替代“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