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粉体圈,您就合作了整个粉体工业!
随着智能光学器件和高密度信息存储的迅猛发展,光存储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存储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基于光致变色效应的存储材料因具备高密度、低能耗、可擦写等优势,被视为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然而,当前无机...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强团队成功制备出全球首款基于六方氮化硼(hBN)同质结的深紫外LED芯片。这一突破性成果为深紫外光电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并有望推动短波段深紫外发光技术的进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热控功能材料团队,在钨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及抗氧化烧蚀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团队成功制备出具备优异机械性能和抗烧蚀能力的碳化钨(...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王振洋、张淑东研究团队,通过定向仿生设计,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各向异性热导率和极端热稳定性的SiC@SiO2陶瓷纤维气凝胶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Science...
3月6日,“MaterialsHorizons”(材料视野)期刊发布一项美国德克达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使用高通量纳米制造技术制备的蓝宝石纳米结构材料,这种蓝宝石作为窗口材料或光学元件,具备超乎...
日前,2025年第三期《国家科学评论》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基于镍盐包覆可变形氧化铝微球的“一步乳液法”制备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新策略,通过调整微球尺寸,可以优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获得高弯曲...
近日,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天西教授团队在二氧化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光-热协同管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团队研发的纤维素-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兼具力学弹性和高温隔热阻燃性,可有效降低热传导和太...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ofSurrey)的研究人员发现,氧化铝(Al2O3)纳米颗粒可显著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最长可延长至原来的十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EESSolar》期刊上。研究背景随着...
近日,京瓷宣布成功开发出1005尺寸(1.0x0.5mm)、电容量达47μF的KGM05系列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并计划于2025年3月开始出货样品。相比同尺寸的传统产品,新产品的静电容量提升约2.1倍。KGM05系列MLCC的外观(来...
近期,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一项重要研究使用表面过渡机(STM)探索了激光表面纹理化(LST)对预烧结氧化锆的影响。研究团队将LST技术与传统喷砂方法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其对氧化锆表面特性以及与树脂水泥的剪切粘结...
万里行|精微高博:从比表面仪到全面材料表征仪器与解决方案提供者
万里行|辽宁蓝恩:切入粉体新材料新赛道,冲锋国产替代“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