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的七十多年来,有关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曾在三个领域内(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过六次诺贝尔科学奖。这些科学上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今天核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理论基础!
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提到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一般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很可能就是医院检查的一个项目。实际NMR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此,NMR也可以成熟应用在材料学上。
2019年12月18日,由粉体圈主办的“2019全国粉体检测与表面修饰技术交流会”将在厦门厦门圣希罗酒店召开,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拉莫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善文先生,为大家分享题目为“核磁共振及其在颗粒表面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将会介绍这项检测技术如何服务于粉体工业。
核磁共振技术正在为您解决研发难题
不同物质在核磁共振弛豫时间上的差异是各种核磁共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核磁共振几乎人人都听过,但“弛豫时间”就比较小众了,其实它是动力学系统的一种特征时间,是系统的某种变量由暂态趋于某种定态所需要的时间,即达到热动平衡所需的时间。某种意义上,弛豫时间也可以是指人们用力鼓掌时,手掌从开始微微酸麻再到恢复如初所经历的时间。
研究颗粒悬浮液的核磁弛豫行为,并就其中某变量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就可以用来监控粉体颗粒的研磨、浆料搅拌的分散等情况,据此可以检测悬浮液的稳定性、优化活性剂的浓度等。无论廉价的蒙脱石、二氧化硅,还是昂贵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只要应用领域涉及颗粒悬浮液,就都囊括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颗粒表面特性的范畴,如硅酮胶、导电浆料、铝银浆、涂料等众多领域不胜枚举。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作一个极简版的介绍,有兴趣了解包括原理、应用实例、检测参数方面详细信息,您不能错过厦门的“2019全国粉体检测与表面修饰技术交流会”,那里有加强版在等着您。
会议详情及报名联系:李幸萍:手机 13168670536(微信同号) QQ:3060562588
粉体圈 启东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