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一直是科研和工业界的热点。其中,氧化锆以其特别的晶型转变机制和卓越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氧化锆常见晶型有立方相、四方相、单斜相3种,晶型转变主要受温度影响,四方相和立方相须掺入稳定剂才能实现室温范围的稳定。根据稳定剂的含量的不同,其产物也不同,分为全稳定氧化锆(FSZ)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其中PSZ受到外力作用易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起到增韧作用,所以工业常使用部分稳定的氧化锆结构陶瓷。氧化锆微珠与纤维作为氧化锆陶瓷两种迥异却重要的形态,在各自应用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氧化锆微珠(图片来源:网络)
氧化锆微珠以其高硬、高韧、高密度和化学稳定性而拥有高效的磨削效率和长寿命,也降低了设备损耗,成为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磨削和抛光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左图:聚锆前驱体纤维 右图:热处理后的ZrO2纤维
作为优质的耐火纤维材料,氧化锆纤维具有耐高温、隔热性、耐腐蚀、高温下不易挥发、无污染等众多优势,也是唯一能满足1600℃以上超高温氧化气氛下长期使用的高端耐火纤维材料,可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喷嘴、燃烧室等高温部件,以及飞机和航天器的外壳等;还可以用于高温炉窑的内部热源反射层和绝缘材料,保护设备和材料不受损坏。
6月14日,在CAC广州国际先进陶瓷产业链展览会、CAPE广州国际先进粉体装备展览会双展同期举办的“2024全国先进陶瓷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上,粉体圈特别邀请到来自山东大学的梁明教授,其将在会上做题为“氧化锆性能及微珠与纤维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应用分析”的报告,为我们讲解氧化锆的性能、氧化锆陶瓷的应用、探讨氧化锆制品的制备及其制品的应用场景。想更深入的探究氧化锆的秘密吗?欢迎前来参会报名。
报告人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00年任教于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9月晋升副教授。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培养高水平人才20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氧化锆陶瓷、金属陶瓷等。
CAC2024广州先进陶瓷展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