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粉体圈,您就合作了整个粉体工业!
开发锂电池电极材料是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最关键和最可行的技术路线,传统负极的碳基石墨材料替代研究正在转向比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硅基材料等等,但这些材料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比如硅虽然有高容量,但由...
近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从化学形成和孔隙度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多孔氮化硼的形成,分析了解到这种新型吸附材料形成的关键节点,为其在气体和液体分离的工业应用铺平了道路。该研究成果刊登于“PhysicalChemi...
近日,据韩国电子媒体平台TheElec报道,三星电子正在研究和开发芯片制造用碳化硼对焦环以替代碳化硅材料。聚焦环的作用是晶圆制造蚀刻过程中将晶圆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保持等离子体密度并防止晶圆的侧面受到污染。过...
近日,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电科二所)成功研制出首片碳化硅芯片,下一步,电科二所将全力以赴推进实验室二期碳化硅芯片中试线和碳化硅器件智能封装线的建设。图片来源:山西日报2021年...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陶瓷增材制造技术新领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光固化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研究立体光刻(SLA)零件的成型质量;发现前驱体陶瓷浆料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存在固化缺陷,并提出了...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具备可实时监测的快速石墨氧化微流反应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验证了在微通道中对氧化石墨烯进...
2月14日,纳米材料(NanoMater)期刊发布美国化学学会推荐的一项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一种易于生产的镓和铝复合材料会产生铝纳米颗粒并在室温下与水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很有商业化...
近日,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6N(99.9999%)级以上超高纯铝研发成功,实现了超高纯铝提纯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高端半导体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超高纯铝材料。6N级以上超高纯铝的研发是新疆众和自主开发...
最近,上硅所王士维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与江西中科特瓷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IBM自发凝固成型体系,突破大尺寸陶瓷素坯在干燥和烧结过程中的变形及开裂等关键瓶颈,成功制备出直径达1010mm的...
2020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助理教授李凌(LingLi)和团队重点研究了墨鱼骨(海螵蛸)的内部微结构,发现其具备特有的空腔间隔优化结构,从而开发出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包括泡沫陶瓷在内的结构材料。最近...
万里行 | 营口航盛:40年匠心传承,如何引领中国粉体装备智能化升级?
万里行 | 稀土国创中心:破解稀土微纳米粉体产业化的“卡脖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