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用粉体表面改性手段
2022年10月12日 发布
分类:粉体加工技术 点击量:581
觉得文章不错?分享到:
|
||||||||||||||||||||||||
化妆品中成分众多,不同成分各司其职,其中粉体材料在主要作用是为化妆品赋予色调(颜料)或构成产品的骨骼(粉体原料在粉状化妆品中比例可达百30-80%)。普通的粉质可以做到很细但极容易聚结,使得不同成分之间配伍的难度增加,又不防水防汗,易落妆,亲油性差,致使妆容不持久,厚重不自然。现今的化妆者对化妆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遮盖性、色彩性的简单要求外,自然、透气、持久、安全、肤感等各方面也被广泛关注,表面处理过的化妆品粉体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化妆品粉料带来了革新性的改良,配方看起来是那个配方,但用起来就是不一样,高端化妆品的奥秘就在其中。 大部分的颜料表面都带有氢氧基,因为这种特性,化妆层很容易被人体的汗水或皮脂弄花。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使用表面处理物质与氢氧基进行化学结合,让颜料表面拥有疏水性。对颜料进行表面处理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升原料的分散性,改善原料的耐光性、耐溶剂性、抑制表面活性等方面问题,并赋予新的使用感或特性。 一、化妆品用粉体的种类
▼粉体原料的功能 二、表面改性手段 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很多,依据作用效果或改性手段来命名的话,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将其概括为六类:表面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外膜层改性(胶囊)法和高能表面改性法。这类分类方法很直观,针对性也强,但随着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不同方法的交互作用越来越繁杂。将其概括地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机械力化学方法三类更简洁。 1、物理法。凡是不用表面改性剂而对粉体填料实施表面改性的方法,都可归于物理法。例如高聚物涂敷改性和高能改性方法等。涂敷改性是借助粘附力用高聚物或树脂等对粉体进行包覆改性的方法。高能表面改性是利用等离子体、电晕放电、紫外线等手段对矿物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 2、化学法。利用各种表面改性剂或化学反应而对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通称为化学法,表面改性剂分子一端为极性基团,能与粉体表面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面连接在一起,而另一端的亲油性基团(长烃链)与树脂基体形成物理缠绕或化学反应。结果表面改性剂在无机填料和有机高聚物之间架起一座“分子桥”,将极性不同、相容性甚差的两种物质偶联起来,从而增强了高聚物基体和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制品性能。 3、机械力化学改性。机械力化学改性指的是通过粉碎、磨碎、摩擦等机械方法,使矿物品格结构、晶型等发生变化,体系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促使粒子熔解、热分解、产生游离基或离子,增强矿物表面活性,促使矿物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相互附着,达到表面改性目的的改性方法。机械力化学改性被认为是一种最具应用价值的高效改性方法。 相关阅读:机械力化学:粉体表面改性小能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是两种方法同时或连续的使用。一般来说表面处理剂的作用是通过在极性的粉体粒子表面吸附,表面处理剂的分子的极性末端指向粒子,其非极性的“尾巴”指向油性介质,它在两者之间起着界面或桥的作用。颜料表面吸附的表面处理剂层将粉体粒子隔开,粉体粒子可以较容易的分散于介质中。 三、粉体原料改性剂类型 通过各种表面处理剂及化学物理方法在粉体表面进行表面化学反应及表面化学包覆,可改善粉末分散性能以及耐光、耐温、耐候、耐化学品等诸多性能。不同的表面处理剂和处理方式使得粉体具有不同的特性,每一个表面处理剂都有其独特的性质,了解及选择经正确处理后的原料对于开发新的化妆品来说是很必要的,因此配方师能够根据配方的需要开发各种特点鲜明的产品。
四、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区别? 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在分子结构和应用性能方面有些相似,但也有差别。二者都是由亲水和疏水两种基团组成。表面活性剂通过分子中亲水基团定向吸附在无机颜、填料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这是一种物理吸附现象,从而提高颜填料在基料中的分散性和润湿性,因此仅是物理吸附,所以表面活性剂有迁移现象影响光泽,外观和附着力。偶联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和无机颜填料表面进行偶联结合并和高分子基料进行交联,把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结合起来,起桥梁作用,从结合强度,提高颜、填料在基料中的分散程序以及降低界面自由能的幅度,偶联剂都大大胜过表面活性剂。
编辑整理:粉体圈Alpha 本文为粉体圈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复制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