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粉体圈,您就合作了整个粉体工业!
硅传感器,用于医学、军事与航空航天、工业和汽车应用。它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到现实世界中的模拟信号,如电压、压力、运动、光和温度。但是,传统硅传感器无法在高温和腐蚀性条件下长期应用,比如矿道环境。南昆士兰大...
MaterialsToday(今日材料)上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由铺在二氧化硅衬底上,仅为一纳米厚的氧化锌(ZnO)薄层晶体,创下压电性相当于大块材料8倍水平的记录。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0.11.016压电性...
俄罗斯科学院高温联合研究所(JIHT-RAS)和莫斯科物理与技术研究所(MIPT)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在晶体与(液态)玻璃态之间存在中间相,而该理论的提出曾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该项研究发表在ScientificRepo...
日前,来自大阪大学、昆士兰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的国际研究小组创造了纳米金刚石传感器,既可以作为热源,也可以作为温度计,并利用它们来测量活细胞内的热导率,这可能成为新的诊断和癌症治疗手段。该项成...
近日,东京理科大学发表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冈山大学共同开发了一项适用于超高容量钠离子电池之碳负极材料。据悉,他们所研发的是一种新型“硬碳”(非石墨化活性碳NongraphitizingCarbon)材料,它具有资源量丰富、...
1月12日,光学学会(OSA)期刊《光学通信》(OpticsLetters)上发表了法国菲涅尔研究所和马赛中央经济学院(TheFresnelInstituteandEcoleCentraleMarseille)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硅纳米...
1月11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最新发展的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测量了单个晶体缺陷处声子的光谱——晶格中的量子力学振动,他们发现了缺陷附近声子的传播。这项成果于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Nature期...
一般应用做为耐热合金加工用切削工具的陶瓷复合材料大多采用针状碳化硅晶须与氧化铝的复合体,但碳化硅须晶为高价物质,且针状粒子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疑虑,因此使用上有一定的风险。近期,名古屋大学发表与日本特殊陶...
硅化镁(Mg2Si)是一项由资源丰富之元素所构成的热电转换材料,轻量且最适温度在300℃左右,具有适用产业废热的性能,但转换效率较差是待解决的课题。日本东北大学于日前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与山形大学、北海道大学...
在金属增材制造市场上,目前的主导技术路线是粉末床熔合(PBF),具体还细分为电子束粉末床熔合技术(PBF-EB)和激光粉末床熔合技术(PBF-LB)。无论哪种路线在批量商业化的征途中都面临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金属...
万里行 | 金蒙新材:站在新市场前沿,打造全链条碳化硅解决方案
万里行 | 纳维加特:探秘小颗粒微米筛如何助力1-5微米的精准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