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琳琳工程师:粉体表面能测试及其对研发与生产的指导意义(报告)

发布时间 | 2024-12-05 15:28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247
论坛
导读:12月26-28日,粉体圈在珠海举办的“2024全国粉体检测与表面修饰技术交流会(第八届)​”上特邀司迈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应用工程师石琳琳女士于现场分享报告《粉体表面能测试及其对研发与生产...

在固体或液体的内部,每个分子都处于被其他分子包围的状态,各个方向上的吸引力相互抵消,分子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然而,在表面的分子则不同,它们只有一部分方向上有邻近分子的作用力,而朝向外部环境的部分没有其他分子的作用力来平衡,使得表面分子处于一种较高的能量状态,与内部分子存在一定的能量差异,而表面能就是表面粒子相对于内部粒子所多出的能量。

表面能通常会影响粉体的分散、流动、溶出、粘附性不同方面的性质。例如,在超细粉体材料制备过程中,随着颗粒不断粉碎,尺寸不断减小,其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有更大的表面区域暴露在外,颗粒吸收大量的机械能或者热能使得表面能也显著增加,此时粒子往往会通过互相聚集而达到稳定状态,即引起所谓的“团聚”现象。为了提高超细粉体的稳定性,往往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超细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可改变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降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在此过程中,为了准确评估和优化超细粉体材料的表面处理效果,采用适当的表面能测试技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常,物质表面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反气相色谱法和接触角法。其中,反气相色谱法以低分子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已知相)作为探针,当探针分子在载气气流推动下,可与固相表面(待测相)发生可逆的吸附和脱附,通过测试探针分子经样品柱的保留时间及保留体积,即可分析得到待测相的表面能。不同于传统的接触角法,反气相色谱法采用软件处理系统,操作简单,数据可靠性和重复性较高,测试精度显著提高,同时对于样品也无特殊要求,可测粉末、纤维、纳米粒子、颗粒、膜、半固体等多种材料。


基于反气相色谱法的SEA表面能分析仪 (来源:司迈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为了更好地指导粉体产品研发、生产,12月26-28日,粉体圈在珠海举办的2024全国粉体检测与表面修饰技术交流会(第八届)上特邀司迈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应用工程师石琳琳女士于现场分享报告《粉体表面能测试及其对研发与生产的指导意义》,届时她将介绍表面能测试的原理与技术,以及其先进性,并通过电子材料、新能源、医药、石化等领域表面能表征相关案例介绍表面能测试的必要性。

报告人介绍

石琳琳,现任司迈实科技应用与市场部经理。曾多次接受英国总部理论及应用实践培训。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背景和丰富的应用、培训经验。在表面能表征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负责动态蒸汽吸附仪(DVS)和表面能分析仪(IGC-SEA)的应用与市场拓展工作。

 

粉体检测论坛会务组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