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是指离散状态下固体颗粒集合体的形态,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许多不连续的面,比表面积大。作为工业原料的一类重要存在形式,粉体颗粒在化学、医药、食品、化妆品、建筑材料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要充分利用粉体颗粒的优势,确保其在各种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对其特性的深入研究和精确表征显得尤为关键。
抗压强度作为颗粒的基本物理特性指标之一,可用于评估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破坏能力,其大小与颗粒自身的特性、制备工艺参数、配料、后处理工艺都有关系。例如,在粉体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其一般会堆积或装填于容器中,形成一定高度的物料层。物料层内的颗粒受到的堆积压力随物料层高度或外部施加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为使颗粒材料维持正常形态,保证粉体原有性质,须具备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又例如,在粉体加工过程中,颗粒的抗压强度会影响影响颗粒的使用寿命、使用过程的效能和过程工艺参数的设计,介质在颗粒内的传输和反应速率,运输和储存方式的选择与过程工艺参数设计等,因此适宜的抗压强度是保障颗粒良好性能的关键。
不过,由于颗粒成分和形态的多样性,其抗压表现也不同。从颗粒性质来看,对于塑性颗粒而言,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形变或破碎,当外力撤销时,形变不能恢复的颗粒。而陶瓷粉体、矿物等脆性颗粒在外力作用下则具有较强的抵抗自身形变的能力,但当外力超过某一数值时,会产生破碎断裂现象。从颗粒形貌来看,不同形貌颗粒于测试仪器的接触形式也不相同,球形颗粒为点接触、条形颗粒为线接触、柱形颗粒为面接触......为此,制订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型颗粒的抗压强度测试标准,规范测试过程及方法,为正确评价颗粒的抗压强度提供依据对于粉体工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在12月26日-28日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粉体技术分会于珠海举办的2024全国粉体检测与表面修饰技术交流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李兆军研究员将现场分享报告“《GB/T 44750-2024 颗粒 抗压强度的测量》解读”,届时他将围绕该标准,介绍不同颗粒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如您对该报告感兴趣,欢迎报名参会哦!
报告人介绍
李兆军;全国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4)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ISO/TC281 fine bubble technology, 学习工作组召集人,第一工作组副召集人,全国颗粒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68SC1)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退休
粉体检测交流会会务组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