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化硅(SiC)材料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加工工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SiC在高功率、高频率和高温环境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由于其极高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SiC材料的加工,尤其是表面抛光,一直是技术难题。常见的湿式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虽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抛光效果,但使用的大量化学品不仅增加了环境负担,也带来了废水处理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碳化硅衬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兴的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开始受到关注。该工艺通过在干燥环境下实现化学和机械的协同作用,有望在不使用液体化学品的情况下完成SiC的高效抛光,从而为绿色环保的半导体制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本文将探讨这一新型工艺的原理、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SiC材料的特性与加工需求
碳化硅是一种原子晶体共价键化合物,基本组成单元为碳位于中心的四面体结构,四个硅原子围绕在碳原子周围,并与相邻基团共享。碳化硅的晶体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根据四面体的堆积方式,碳化硅可分为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和棱方晶系。碳化硅有至少70种结晶形态,常见的有α-SiC、β-SiC、3C-SiC、4H-SiC和6H-SiC。
(a)3C-SiC、(b)4H-SiC 和 (c)6H-SiC 多型的碳化硅平面上的 Si 和 C 原子的排列
在制造基于SiC衬底材料的半导体器件时,往往要求衬底材料具有原子级光滑且无损伤的表面,否则就会影响器件性能。但碳化硅硬度比较高,属于硬脆性材料,它的莫氏硬度为9.2,仅次于莫氏硬度为10的金刚石。此外,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性强,在空气中加热到1300℃时,表面易氧化生成二氧化硅薄层,能防止其进一步氧化,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直到在加热高于1627℃时,这层氧化膜才会被破坏,这些性质都为碳化硅的精密加工带来了困难。
二、传统抛光工艺的挑战
当前SiC基片的制造过程包括切割、粗研磨、精研磨和抛光。在SiC基片的抛光技术中机械抛光、电化学机械抛光、等离子体辅助抛光、刻蚀抛光、紫外光辅助抛光磁流变抛光等不仅需要高温和大功率,而且所需的设备较为复杂。
化学机械抛光(CMP)虽然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全局纳米级超光滑平坦化的技术,但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如CMP的MRR较低,且往往使用了大量强酸、强碱、强氧化,甚至有毒的抛光浆液,管理和废料处理也相当麻烦,且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制造理念;另外,CMP的耗材成本高昂,抛光浆料、抛光垫和修整盘等占总成本的70%左右,其中抛光浆料的成本占耗材的60%—80%。
CMP原理
三、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的原理
相比之下,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是一种基于摩擦化学磨损的新技术,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硬质抛光盘的机械作用和金属催化,去除材料表面并实现高效抛光。
摩擦化学机械抛光装置
例如,单晶SiC基片的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原理如下图所示。首先,利用高硬度磨粒在抛光盘机械转动的带动下对SiC基片表面产生巨大应力(切向力和法向力),导致基片表面无序化,削弱Si-C键的结合强度,降低Si-C键与氧化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活化能,使氧化物质和无序层更容易发生反应。其次,在干式状态下界面区间更容易达到“闪点温度”,高“闪点温度”会进一步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使SiC基片更容易被氧化。然后,固相氧化物质在剧烈的摩擦下生成大量氧气,形成的微区富氧环境会和SiC基片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并生成更易去除的氧化层。最后,通过磨粒的机械作用将氧化层不断去除。
单晶 SiC 基片的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原理
相比传统的抛光方法,干式摩擦化学抛光具有去除率高、表面平整、残余应力低、成本低和化学污染少的优点。通过利用固相氧化剂等新技术,该方法为碳化硅等材料的抛光提供了新思路。
四、抛光粉配方选择
为了在不使用液体化学品的情况下实现有效抛光,就需要改进传统抛光配方,主要包括氧化剂、磨料、催化剂、固体润滑剂、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这些抛光粉成分的选取决定着配方的抛光效果。
其中,氧化剂主要提供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化学作用,磨料主要提供机械作用,这两者对抛光后的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率有着直接影响,其他成分大多只是对这两者的提升和优化。所以,选择并探索适合组成抛光粉配方的氧化剂,在确定氧化剂的基础上再确定与之组合效果最佳的磨料和其他成分,是配方成分选择的主要研究思路。
(1)氧化剂
氧化剂是化学作用的核心,应该具有强氧化性、固体粉末、无毒、环保、方便回收和废料处理、方便存放运输、经济成本低和便于购买等特点。经查阅文献发现,可以使用的固体氧化剂有过碳酸钠、高锰酸钾、氢氧化钠、高铁酸钠、过硼酸钠、次氯酸钠、碘化钾和氯酸钾。
(2)磨料
磨料决定着机械作用,磨料的种类、粒径大小及其含量对抛光速率和工件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抛光 6H-SiC 单晶基片所使用的磨料有金刚石、碳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铈等。
其中,金刚石的硬度比 6H-SiC 单晶基片大,抛光速率最高,但缺点是抛光后工件亚表面损伤严重,不能满足 6H-SiC 单晶基片的使用要求。相比之下,金刚石和氧化铈价格较高;金刚石抛光效率最高,碳化硅、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抛光相对效率较低。同一种磨料会有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的晶体结构会给磨料带来不同的性质,比如有些磨料容易团聚而有些磨料分散性较好等。
稀土抛光粉
(3)固体润滑剂
润滑剂可以减小磨料的机械作用,在抛光过程中可以适量加入固体润滑剂来调节机械作用。目前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石墨,二硫化钼,滑石粉,氮化硼等。
(4)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要求其对化学作用有明显提高、固体粉末、无毒、环保、方便回收和废料处理、方便存放运输、经济成本低和便于购买。
(5)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使抛光粉的各个成分均匀分散不团聚,尤其是防止磨料的团聚。
五、干式摩擦CMP的优势与挑战
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CMP)作为一种基于传统CMP发展的新型抛光工艺,在加工效率和效果上与传统CMP相当甚至更优,且抛光成本显著降低,废料可回收利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该技术在材料去除机理上仍存在未解难题,如化学和机械作用的交互机制、催化剂选择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抛光粉的团聚现象、接触面温度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有望进一步提升干式摩擦CMP的效率和经济性。
资料来源:
薛明普,肖文,李宗唐,等.单晶SiC基片干式摩擦化学机械抛光初探[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程,2024,44(01):101-108.DOI:10.13394/j.cnki.jgszz.2023.0052.
李宗唐.6H-SiC单晶基片干法化学机械抛光粉研制[D].河南科技学院,2023.DOI:10.27704/d.cnki.ghnkj.2023.000031.
粉体圈 NANA整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