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粉体圈,您就合作了整个粉体工业!
据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杨治华带领团队围绕“先进陶瓷及其智能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及其器件制备核心技术,特别是攻克了陶瓷3D打印“定制化”关键技术,能...
12月12日,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容量体积稳定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该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期刊,将其与合适的固体电解质和负极混合,在全固态电池中对其进行了测试——该电池的容量为3...
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敏感材料与器件团队设计出集光致发光与热敏特性于一体的多功能耦合陶瓷,该陶瓷材料表现出的光致发光和半导体特性为光-电多功能耦合陶瓷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有望在近紫外发光二极管...
12月12日,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ciencesandTechnology,NUST)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上发表了用碳化硅增强高熵合金获得优异机械性能组合的研究成果,先进陶瓷与高熵合金...
日本精密陶瓷中心(JFCC)于2022年12月8日宣布,它与Novell晶体技术公司和兵库大学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在短时间内以非破坏性方式检查了β-氧化镓(β-Ga2O3)晶体内的晶格缺陷。目前,β-Ga2O3作为下一代高电压、...
日前,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人员发布的重要发现——立方碳化硅(3C-SiC)块状晶体的导热系数仅次于金刚石单晶,这与之前文献中的结论大相径庭。论文地...
硅负极材料固有的低电导率和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300%)所带来的结构坍塌和容量快速衰减等缺点,严重限制了该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但是其比容量实在太香(硅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远高于当前传统石墨...
近日,橡树岭实验室(ORNL)在电源期刊(JournalofPowerSources)发表其利用水热法制备的高性能低成本(LiNi0.9Mn0.05Al0.05O2)无钴NMA正极材料,其半电池显示200mAh/g容量,在100次循环后容量为96%;NMA-LTO全电池...
日本东北大学于2022年12月2日宣布,他们通过光电子光谱学证实了硫化锡——这种地球上元素储量丰富且无毒的化合物,其实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该研究结果于11月30日发表在《物理化学杂志》C版。研究背...
日前,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创新的铁基正极材料,以实现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的创纪录性能,这标志着这种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atal...
万里行|无锡阿特兹:深耕喷雾干燥23年,把粉体颗粒做得更优秀!
万里行 | 从单体设备进军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儒特集团能为粉体企业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