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烯旺科技打响了石墨烯行业维权打假第一枪。由于一家自称为“原始点”的公司,其自称首创了本是烯旺科技的产品和技术。而这些产品和技术是烯旺科技在今年高交会上刚刚对外展示的。如果说这仅仅是产业道路旁的一个小小花絮,业内已有警示的声音发出,国内企业在核心专利方面将在未来几年遭遇狙击。
烯旺科技的冯冠平作报告
据《2015石墨烯技术专利分析报告》统计,中国处于石墨烯技术原创国之首,专利受理数量占据全部46%的份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35的机构中,中国仅有1家企业上榜,其余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美国和韩国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机构中占比较大。此外,韩国三星公司在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而中国仅清华大学和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有较多专利申请。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研发更贴近市场,从技术专利到市场商品的转化会比较快;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大都偏重于前沿探索,与市场需求相对 较远。差距之大不言自明。
最近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利委员会主任刘兆平作了2016年专利工作报告: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很可能会爆发涉及石墨烯技术的专利诉讼;从现在的专利数据分析来看,中国在石墨烯领域专业数量多,但是核心专利太少,特别是石墨烯源头方面的专利太少。据媒体指出,国内目前有 20 个石墨烯科技园区,但是大部分石墨烯企业的做法都是在做简单重复的事,缺少技术含量,急功近利现象比比皆是。
刘兆平总结说:“中国的专利真正管用的太少的。一旦有专利方面的纠纷,对中国非常不利,现在应该有应对的措施。”他甚至预言,“今天的石墨烯材料可能不是我们未来研究的石墨烯材料,今天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可能不是未来的制备技术,今天的应用场景可能不是未来的应用场景。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更新换代,专利技术跟不上的话,后面发展就会乏力了。”
粉体圈 作者:郜白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