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院士与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故事

发布时间 | 2016-03-08 10:37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3637
干燥
导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闵恩泽,因病于2016年3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闵恩泽,因病于2016年3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闵恩泽并不是学习催化剂专业的,但是他却被称为“中国催化剂之父”,对这样一个故事的挖掘和了解,让我们对闵老充满敬意。至少,在笔者心里,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挂满各种大头衔的“大人物”,而更多的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激情的普通科技工作者。

 

起因

大庆油田开发后,我国石油工业部要求务必“吃光榨尽”,最大量生产汽油、柴油等。1960年,我国准备在大庆建设一套250万吨/年的炼油厂,其中最核心的工艺是流化催化裂化,所用催化剂是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

 

过程

要尽快完成任务,首先就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制造路线。虽然对当时最先进的制备方法——二氧化碳法开展研究并取得进展,但是,闵恩泽再三斟酌、反复研究对比,认识到“硫酸分步沉淀法”在工厂建设中会比二氧化碳法更快。

 

如果等评价装置建成后再研究催化剂制备工艺,至少要在一年以后。根据文献,闵恩泽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物化性质关联,研究比表面积、孔体积与成胶条件之间的内在规律。后来证明,这些规律对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十分有用。

 

研究之初,闵恩泽就对催化剂规格指标进行了认真分析。预期化学组成、物化性能、活性、稳定性等指标,在实验室筛选催化剂配方和制备条件下就可以解决。但粒度分布和磨损强度这两项规格指标,要通过中型喷雾干燥器成型制成微球催化剂才能考察,需要提前建立中型喷雾干燥器。

 

在这儿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制造筛分组成和机械强度均符合催化裂化装置中流态化要求的微球,必须让喷雾干燥器有合适的喷嘴结构。于是,闵恩泽一边研究催化剂制造方法,一边打破常规,提前建设中型喷雾干燥器来研究喷嘴结构。他们很快开发成功了一种目前仍在使用的专用喷嘴。

 

结果

按常规程序,至少需要8到10年,但最终只用了5年时间,一座千吨级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制造工厂在兰炼建成投产。

 

集体

“孙悟空本事再大,也有许多困难解决不了,需要找来土地神来了解当地情况,还要向如来佛、观世音求救。我自己也是这样,碰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给同事、朋友打个电话请教;遇到困难,还要向中国石化总部求救。”这些话说的就是闵恩泽所最重视的“集体智慧”。

 

为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激励高端领军人物奋发创新,培养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科技人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发起成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奖励基金,设“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两类奖项,每两年评选1次。2013年12月26日,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已经颁发。闵恩泽期望首届获奖者继续努力,攀登世界科技新高峰,特别是在实现工业应用上下功夫。

 

粉体圈:启东

参考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