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芯片、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子设备中,“热量堆积”是制约性能与安全的核心难题。
氧化铝作为高导热绝缘聚合物的经济适用型填料价格较低,来源较广,物理化学稳定性好,是当今市场上用量最大的导热填料之一,其中又数球形氧化铝和单晶氧化铝两大类产品应用最多。其中单晶α-氧化铝则由于内部微粒有规律地排列在一个空间格子内的晶体,其晶体结构规整,几乎不存在缺陷晶界,声子散射现象少,热量能够畅通无阻地在晶格内传递,因此相比多晶结构的球形氧化铝,它的热导率要更高,但传统的单晶氧化铝球形度较低,在导热通路的构建上要稍逊一筹。
而多面体单晶类球形α氧化铝除了具有单晶结构以及更高比例的α相,其表面还呈现为由14个晶面构成、类似“削切球体”的多面体结构,不仅拥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且能够通过晶面之间的“面面接触”,而非球形颗粒间的“点点接触”的方式构建导热通路,显著扩大了颗粒间的传热面积,因此相比传统球形氧化铝和单晶氧化铝,导热性能都要更上一层楼。
不过,由于α-氧化铝为六方晶系,单晶化生长过程中形貌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各向晶粒异常长大等现象。传统高温煅烧过程中往往通过引入大量矿化剂以调控α-氧化铝的形貌,但这又会对其晶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导致性能降低。而近期,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许杰副教授采用低温制备技术,通过精准调控晶粒生长来控制其形貌,同时避免晶格缺陷,成功制备出了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粉体(20-100μm)。
4月24-25日,在郑州举办的2025年全国氧化铝粉体与制品创新发展论坛上,粉体圈特别邀请了许杰副教授讲解报告《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粉体的低温制备及应用》,届时他将分聚焦焦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粉体(20-100μm)的低温制备技术,分享他多年的成果经验,并重点对比了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粉体与类球形粉体、球形氧化铝粉体的性能,探讨其在导热界面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如果您对该报告内容感兴趣,不妨咨询会议详情并报名吧!
报告人介绍
许杰: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理事,特陶分会青工委委员,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Journal of Materiomics, Rare Metals杂志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特种无机粉体制备、先进陶瓷胶态成型工艺及多孔功能陶瓷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军口纵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10余项。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陕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郑州氧化铝论坛会务组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