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播报粉体圈德国学习考察团的第4站活动:“粉体圈德国学习考察团之宝马生产线参观之行”。在上一站“工业4.0研学”活动中,Prof. Dr. Thomas Eckardt 有提到目前德国工业4.0的应用典型代表为“宝马汽车的生产线”,而我们将走进它,感受工业4.0的应用情况。在2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宝马生产线不仅向我们秀出了其让人震撼的科技硬实力,更重要的是其管理理念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文小编将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慕尼黑宝马总部“四缸大厦”,该建筑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汽车发动机的四缸引擎
直入主题硬实力部分:工业4.0的“个性化定制”的表达,是本次参观宝马生产线的带给我们最大的震撼。流水线上的产品,带给人的印象通常都是一样设计要素,近乎一样规格的产品。举个例子,工厂的“人工装配线”为了保证产品的装配在流水线上高效准确一般只会是前后一致产品(一个款就不用动脑了,机械操作更快),因此一个线通常只会有一款产品。对于一些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而言,这种生产方式是可取的,而对于一些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而言,这样的生产线就很明显就无法很好适应需求与生产的关系。例如:客户就是想要一个生僻的汽车款式,你又耐他何?手上有50辆左舵车,70辆右舵车是不是要开两条线?左右舵开两条线就OK了,但各种颜色及各种车型的订单需求是不是又得开出无数条线?寸土寸金是一个问题,工厂上线下线也是个大工程。而这一切在工业4.0的思路指导下(目前宝马生产线虽然很牛但还不能称之为工业4.0),宝马工厂可以实现不同车型不同色系的汽车“个性化定制”在一条线上做到,或者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混合流水线称之为“混流生产”。而混流生产线的实现,需要有网络物理系统(工业4.0的基础配置)的支持才能做到。在同一个生产线上,机器人需要信息交互从而做出决策(这有点类似人的大脑思考思路),想象一下(不能拍照只能想象一下)在汽车的混流生产线上,机器人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了当前位置的装配汽车及工段所需的信息之后,从而进行下一步操作,将当前需要的那一块板材从仓库运送至指定位置,并安在指定的位置,点焊在哪,螺丝装在哪,要喷啥漆就拿啥喷灌,还支持插队后自行调整。流水线上前方的机器人队友没跟上的节奏的,后面的机器获取信息后还会停下来休息一下等等他。
备注:工业4.0的基础是网络物理系统(CPS),这个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制造业的互联网和物联网化。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
把QQ群里的视频“机器人点焊”放在这个位置:把这段紫色字删掉
说明:宝马生产线是谢绝拍照的,小视频为汉诺威工业展展品。在慕尼黑的宝马生产线大约有2500个类似这样的机器人在执行宝马生产线上的搬运,点焊,组装及喷涂等工作流程,机器人制造商主要来自KUKA及ABB公司。在众多机器人工作组及人的高效配合下,慕尼黑工厂每天可以生产出“约一千台客户个性定制的宝马车”及“2500台发动机”,在这样的工况下,生产一台汽车需要大约需要耗时40个小时。宝马工厂现场高效准确不偷懒的机器人整齐划一协同工作,有限空间内还不与其他机器人打架的画面实在震撼难以言表。
慕尼黑宝马工厂接待员“硬广告”代表,纯秀实力解说员
她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BMW的女性美不美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而在于她与男性一样都能创造价值”。
在企业的软实力方面宝马工厂的“员工管理”也让我们觉得挺有意思,工厂的配置为员工做了很多考虑,例如:人工装配车间员工铺设的是更利于身体健康的木质地板,员工工作了两个小时后可以调整到其他岗位以避免员工觉得工作太过单调。智能系统的加入让我们可以为员工考虑更多,对于一些不方便操作位置我们将利用机械手自动调整位置,让员工工作的姿势更加舒适。此外,工厂还配有健身区域给员工锻炼身体。众多的考虑都是为了让员工身体健康,不希望员工因为工作而引发各种腰酸背痛。在某些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宝马工厂的员工管理其实也属于工业4.0的一部分。工业4.0体系概念中有这样一个重要观点“未来人才竞争是激烈的,工作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升企业在人才大战的吸引力。”工业4.0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智能辅助系统改善工作岗位的舒适度,从而提升岗位的吸引力。
粉体圈德国考察学习团的“慕尼黑宝马工厂参观之行”合影
粉体圈德国学习考察之旅,即将进入尾声,下一站也就是本次行程最后一站:纽伦堡POWTECH粉体展,请持续关注我们的消息推送哦。
作者:粉体圈小白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