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金属粉末工业联盟(MPIF)发布了一系列金属增材制造业的粉体特性标准。文件汇编了金属粉末原材料相关的九种测试方法,旨在助力该产业的研发和生产商开展业务。
就在去年6月,SAE(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旗下的AMS-AM(航空航天材料增材制造委员会)发布了行业首套航天材料规范,四项技术标准主要与激光粉末熔合(LPBF)技术及3D打印合金材料相关。
虽说MPIF和SAE都挂着世界和国际头衔,但无论其所在地,组成和主导都是美国。当今,就金属增材制造原材料的标准制定而言,无疑美国走在最前沿。
回到此次的主角MPIF身上,该联盟由六个行业协会(其中包括:金属注射成型协会、高温金属协会,以及金属增材制造协会)组成,成员包括HP、LPW、GE Additive、ExOne和Desktop Metal等一众金属3D打印明星企业。
此次发布标准内容涉及部分包括粉体样品制备,材料纯度、粒度、流动性测试,甚至还包括粉体包装。比如测试粉体中杂质(氧、碳、硫)的方法,另外还详细介绍了使用标准漏斗来确认粉体流动性的方法,等。
来源:3dprintingindustry
编译 YUXI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