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告】片状铝粉的原位聚合改性

发布时间 | 2017-12-12 16:11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2898
涂料 颜料 电池材料
导读:片状铝粉是以金属铝制成的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粉末,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具有良好的遮盖特性、物理屏蔽特性及“随角异色”效应等,在颜料、工业涂料、油漆及油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片状铝粉是以金属铝制成的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粉末,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具有良好的遮盖特性、物理屏蔽特性及“随角异色”效应等,在颜料、工业涂料、油漆及油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尤其对于超细铝粉,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很大,容易与环境介质(如酸、碱、水和氧气等)结合发生反应且发生团聚现象。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提高附加值,对铝粉表面进行改性,确保其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表面改性的铝粉,表面会被一层均匀的微米级或纳米级薄膜包覆,这层壳层可对铝粉起到屏蔽作用,提高其耐酸、耐碱、耐候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改变铝粉的表面电荷性质和表面化学反应特性,提高其分散性。

 

关于片状铝粉的包覆改性方法,主要有无机包覆和有机包覆。但近年在复合材料领域发展得比较迅速且效果明显的原位聚合包覆法改性的报道却比较少,让不少想更了解原位聚合法应用于片状铝粉改性的人只能望洋兴叹。但是不要紧,因为马上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了!

 

距离现在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即将于12月29日在珠海举办的2017全国粉体表面修饰及包覆技术应用交流会上,粉体圈邀请到了来自中山大学的陈振兴教授为我们发表题为《片状铝粉的原位聚合改性》的报告。对于想了解片状铝粉原位聚合改性的朋友来说,这份报告实属难得,若您也表示这实在不能“放过”,那就赶快戳开“阅读原文”在线报名吧!

 

关于陈振兴

 

陈振兴教授,1986年于湘潭大学获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于天津大学获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南大学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出站。2003-2004年为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5年任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2006-迄今任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2015-迄今,兼任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广东昭信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陈振兴教授主要从事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粉体研究,主持完成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1项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和23项横向课题,申请10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出版“特种粉体”和“高分子电池材料”等专著,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80多篇,以自主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型企业数家。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陈新民优秀年轻教师奖。

 

粉体圈小榆整理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