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指标下达:上调10%,有史最高

发布时间 | 2019-11-12 17:12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3024
稀土
导读:11月,工信部公告,2019年度全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2万吨、12.7万吨。分别高于去年的12万吨和11.5万吨,上调了10%,是“有史以来配额最高的一次”。这意味着,2019年下半年...

11月,工信部公告,2019年度全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2万吨、12.7万吨。分别高于去年的12万吨和11.5万吨,上调了10%,是“有史以来配额最高的一次”。这意味着,2019年下半年的采矿配额为7.2万吨,较上年同期水平增长了54%以上,下半年冶炼和分离配额为6.95万吨。

澳总理访问美国 洽谈稀土产业合作开发计划

这可能缓解了外界对17国集团(g17)主要稀土生产国将限制供应的担忧。今年5月下旬,针对美国的贸易战,我国提出了将稀土控制权‘武器化’的可能性,具体措施并未实施。

9月初,英国彩虹稀土提出将东非布隆迪的稀土矿产量提升约20倍,力争成为中国之外的第二大稀土矿,并筹备在美国建一家稀土加工厂。业界人士认为,英国彩虹稀土提产正是为了满足美国对稀土的强劲需求。

9月底,美国与加拿大就稀土问题进行了商谈,后者表示有足量的稀土矿藏,能‘可靠地供应’美国稀土需求。

不仅如此,全球稀土产能第二的澳大利亚一口气抛出了15个稀土矿业项目,开发总成本将达57亿澳元,欲挖掘其“稀土潜能”。有外媒透露,澳大利亚此举意在联合美国在全球争夺更多的稀土市场份额。

据分析机构罗斯基尔(ROSSKILL)分析师说,中国稀土配额上调可以被视为一个信息,即中国‘有能力增加供应,使美洲、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正在开发的稀土难以生存’。

但他补充说,这可能“与中国国内的供应链状况有很大关系”,并指出,在中国国内的环境打击下,中国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寻找原料。

年初,我国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就曾显示,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拥有至少85%的全球稀土加工能力。另一方面,我国也在向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这一角色转变——2018年累积进口稀土4.14万吨,约为2015年之前的10倍,也是30年来的首次。因此,我国这次借中美贸易战提升稀土配额计划,显得‘意味深长’,变相压低了稀土采购价格,预计在未来的两年,我国稀土进口量将只增不减。

粉体圈 整理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