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是国家产业政策中重点发展的高性能新材料之一,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且具有优良导电功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其多方面的优良性能,因此应用范围极广,可作耐火材料、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装饰材料、医疗用品使用。
但是氧化锆陶瓷在应用前,首先要先经过精密的加工,才能成为高品质的产品,因此精加工过程对陶瓷成品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说氧化锆陶瓷缸套,它是油田钻井泥浆系统中高压泥浆泵的重要磨损部件,需要在极度恶劣的工况下连续工作。若其机械性能和加工精度不达标,就很难与金属部件很好地契合在一起并克服高压带来的强磨损,紧接着便会产生高昂的更换费用。
但由于氧化锆陶瓷具有高硬度,低密度,高脆性等特性,因此会给其加工带了一定难度,比如说大尺寸薄壁氧化锆陶瓷,由于太薄,工件在加工中可能无法承受研磨设备所带来的磨削力而发生晶体破碎。而且根据用途的不一,其加工方式及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若想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对陶瓷精密加工的手段、加工工艺设计、加工设备和工具、加工工艺参数等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对比,最终才能寻求到可兼具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理想磨削加工方法。
总之,若想高效地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加工,对精密加工技术必要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而此次在西安举办的“2019年全国氧化锆陶瓷制备与精细加工技术交流会 ”上,粉体圈很荣幸邀请到了来自淄博华创精细陶瓷有限公司的技术大拿——张昂研究员,他将在9月19号的技术交流会上,发表题为《氧化锆陶瓷的精密加工》的报告。须知,张昂研究员是典型的工匠领军人物,多年来一直在陶瓷新材料领域从事高技术陶瓷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他的报告必定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关于报告人
张昂研究员
张昂,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持起草了华创陶瓷第一个国家标准《泥浆泵用金属——陶瓷缸套》;带领华创陶瓷研发出多项成果和专利并大部分实现了批量生产,包括《低成本氧化锆陶瓷磨介》、《常温预应力装配复合缸套》、《景泰蓝陶瓷刀》和《高压高耐磨陶瓷柱塞》等。
粉体圈 作者:小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