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人造大理石的生产逐步从福建沿海地带向重钙产地的转移。贺州作为中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基地,无疑成为人造刚石企业的首选落脚之地。而与岗石生产相关的粉体设备企业也将从中受益。
人造大理石又称岗石、合成石、再造石、工程石。它以天然大理石碎料、石粉为主要原材料,以有机树脂为胶结剂,经真空搅拌、高压震荡制成方料,再经过室温固化(固化时间在7天以上)、锯切、打磨、抛光等工序制成板材。
目前正在稳步向贺州迁移的岗石生产企业以来自福建南安为主,合源粉体岗石计划投资金额超过2亿元。康利岗石、永泰岗石等也早已提前布局进入广西。另外,同样来自福建南安的中恒岗石、万升岗石和南辉岗石等三家岗石生产企业也已经于去年与贺州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贺州岗石生产在一时间风生水起,这给该地区的碳酸钙粉体加工带了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
产业升级需要生产设备升级,原来贺州区域碳酸钙粉体生产设备多以雷蒙机,龙岩磨等小型设备为主,但对于岗石生产,这类型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无论是成本和产品品质上,都无法满足岗石生产的要求。目前,生产人造大理石用碳酸钙粉的设备主要是大型立磨。因该类型立磨最初是以台湾引进为主,台湾技术人员一般将岗石用粉称为315粉体。其最关注的指标之一是2微米含量,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一般在33-35%之间。
随着大陆粉碎设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加上成本优势,在目前贺州的约40条岗石粉生产线中,有一半是大陆自行研发和生产的。这包括来自东莞五全,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辽宁海城等地的设备,贺州一时间成了立磨粉碎设备的逐鹿场,同时,对于岗石粉的检测,原有的粒度测试设备,也似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这次产业的升级,也会给国内粒度仪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市场机会。
(粉体圈 作者:沐恩)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