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 | 青岛天尧:从八种元素出发,“拼”出客户想要的粉体材料

发布时间 | 2025-04-25 21:01 分类 | 企业专访 点击量 | 252
MLCC 稀土 行业标准
导读:在粉体材料这个行业,很多企业是围着同一类型产品打拼,但这次“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来到了一家不走寻常路的企业——青岛天尧实业有限公司。

在粉体材料这个行业,很多企业是围着同一类型产品打拼,但这次“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来到了一家不走寻常路的企业——青岛天尧实业有限公司

万里行团队与闫家臣总经理合影

您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公司,但您确实每天在和该公的“产品”密切接触。因为您手机的镜头和显示屏、电子设备中的MLCC、绿色能源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中的氧气传感器和尾气催化剂,亦或发电机组的燃气轮机器件涂层上,就有来自青岛天尧的粉体产品。

据公司总经理闫家臣先生介绍,天尧公司业务开始于1993年,目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和青岛市专家工作站。 公司主要产品是在锆、钛、钡、锶、镍、锰、铜、铝和稀土元素化合物以及氧化物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实现各元素不同配方的排列组合,生产数十种高纯化合物、纳米/亚微米氧化物及复合氧化物的粉体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子陶瓷(MLCC、BT)、结构陶瓷、催化剂、TBC热障涂层、光学玻璃、OLED显示、LIB新能源电池、SOC燃料电池等众多领域。

为什么“”反而体现技术能力

很多朋友看到一家企业产品线这么“杂”,可能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太杂了?”但闫总坦言道,不是他们想多做,是客户在推着他们往前走。

天尧的客户多为国际头部企业,合作时间多数均在十几年以上。客户覆盖的应用场景广、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为了配合他们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天尧必须持续迭代配方、优化工艺。例如前年国外客户提出合作开发半导体制造环节,应用于刻蚀机腔体涂层、IC装备零部件表面处理、平板显示玻璃等制造中关键零部件喷涂防护,以及电路板散热组件的表面处理用途的高纯球形氧化钇(Y2O3 99.9%, 30~70um), 氟氧化钇(YOF 99.9%, 25~45um),氧化钇铝(Y2O3+Al2O3, YAP+YAM+YAG 70%,25~45um) , 接到任务后的天尧的研发团队便迅速启动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拼搏顺利实现了产品的达产和供应。


天尧部分产品展示

简而言之,青岛天尧打造的是一个以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的定制化材料平台:依托沉淀合成、水热合成、固相合成、等离子球化等多种工艺路线,针对客户的具体应用进行配方选型及工艺开发。按照客户的规格、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要求,与客户一道努力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取得了21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背后,更有“用心”

做定制化材料,仅靠“能做出来”是不够的,重点还得做得稳,且比客户多想一步。青岛天尧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构建了一整套严密的检测与验证体系,贯穿原料进厂、工艺开发、制程控制、成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

在天尧的检测中心,我们可以看到从产品成份分析(XRF)、晶型结构检测(XRD)、杂质含量测定(ICP / AAS),到粉体的粒径(PSA)和比表面积(BET)检测等一系列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把品质管控落实到每个客户所关心的参数上,保证出厂产品性能指标的可靠、准确。


同时,面对下游客户的生产需求,天尧的研发团队还购入了CIP压机、烧结炉、陶瓷切割机、金相磨抛机,维氏硬度计和万能测试机等下游设备,将粉体材料先自制成型、烧结,再进行关键性能测试,尽最大的努力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在生产现场,天尧同样不留死角:DCS(集散控制系统)和SIS(安全仪表系统)共同构建了一套智能化中控系统,实现安全、质量、过程的可视化、可追溯管理,让客户更加安心。


正是这种“不只是生产粉体,更为客户解决问题,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让天尧赢得了包括巴斯夫、韩国三星、德国赛琅泰克、日本豪雅和日本岩谷等在内的全球客户的长期信任,一做就是二十年起步。

结语

通过以上描述,相信各位朋友都可以理解青岛天尧为什么会做得细、做得久——只有足够的用心,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得住。接下来,“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还将继续出发,请期待更多优秀企业的精彩报道!

 

中国粉体工业万里行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