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大学1月9日宣布,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蓝宝石基板上高密度生长二硫化钼(MoS2)纳米带的新方法。研究发现,这种纳米带的边缘部分表现出接近中心区域100倍的催化活性,同时MoS2纳米带作为半导体器件展现出优异的电学特性。
这项研究由九州大学大学院联合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筑波大学、大阪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京都大学和熊本大学的多位专家共同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月9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MoS2纳米带的生长
研发背景
二硫化钼(MoS2)是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之一,被认为是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潜在候选。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制造商纷纷投入对TMD的研发,因其成本低廉,还被视为替代铂催化剂进行氢气生成反应(HER)的理想材料。然而,TMD的实际应用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包括微细加工技术的开发以及大规模量产的实现。
研究进展
为解决这些难题,该研究利用蓝宝石基板的a面(具有各向异性的表面原子排列),并通过详细优化合成条件,成功利用CVD技术合成出一维排列的高密度MoS2纳米带。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团队确认了蓝宝石基板上生长的MoS2纳米带宽度在数十纳米至数百纳米之间,并且在特定方向上排列整齐,密度较高。此外,通过高度测量与光谱测定,证实这些纳米带为单层MoS2(厚度为硫-钼-硫三个原子的厚度)。利用原子分辨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还发现,纳米带几乎无缺陷,具有单晶结构,其边缘较为平滑。
这项研究不仅为MoS2在半导体器件及催化应用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TMD材料微细加工和量产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
粉体圈Coco编译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