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工业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材料、冶金等多个行业,从催化剂、颜料、药物原料到食品添加剂、建筑材料等,覆盖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
由于许多工业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以粉体颗粒的形式存在,因此对粉体特性和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工艺改进。据统计,每年超过40%的化工产品附加值(约610亿美元)与颗粒技术密切相关。粉体的形貌、粒度、粒径分布、表面性质等因素都会影响颗粒产品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流动性等理化性质和应用性能指标。
然而在生产过程和贮存过程中,颗粒的形貌往往会发生一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变化,因此了解变化机制和影响条件对于颗粒形貌和粒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监控颗粒的形貌和粒度稳定,从而有效控制这些变化,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一致性?
在6月12-13日于广州举办的“中国粉体工业百人论坛”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张扬博士将在题为《颗粒制备中的粒度粒形变化过程的实时监测及应用》中,分享相关技术及经验。
报告中,张扬博士将介绍如何采用过程分析技术,通过在线传感器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建立过程变量和粉体产品质量指标的实时准确检测方法。并通过追踪颗粒加工过程中的溶液浓度、温度等过程条件,以及颗粒的粒度及分布、形貌等质量指标,深入理解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模型,从而改善批间差异,并实现颗粒制备过程的数据化、可控化和连续化。
关于报告人
张扬,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制药工程系副系主任,广东省创新制药工艺和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药工程和结晶控制实验室负责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结晶、反应结晶和共结晶的在线测量、模拟和控制;结晶形貌和粒度控制;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优化和工业放大,有机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Crystal Growth &Design、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AIChE Journal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研发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项。与广药集团、万华化学、中化国际、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天赐高新材料等多家公司开展了实质的产学研合作,帮助多家公司解决了技术难题。
中国粉体工业百人论坛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