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多起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将粉尘防爆带入公众视野,引起多方重视。相对于固体颗粒,粉尘的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相对于可燃气体,粉尘又具有可沉积和被扬起重新分散的特点。因此粉尘爆炸防护具有与火灾、气体不同的特殊性。
粉尘爆炸具有五要素:可燃性粉尘、氧气、点燃源、密闭空间以及粉尘的分散悬浮。相应地控制这些要素,以避免粉尘爆炸必要条件形成的措施,称为爆炸预防,例如粉尘惰化、气氛惰化、浓度控制、点火源控制等。
在多数情况下,爆炸预防措施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爆炸不会发生,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爆炸发生为前提,约束爆炸的发展或将其危害后果限制在特定的空间、方向范围,即爆炸控制(mitigation),例如爆炸抑制、抗爆设计、爆炸泄压和爆炸隔离。
在涉及可爆粉尘工业中,粉尘爆炸风险主要存在于直接产生粉尘或粉尘富集环节中,例如:粉尘存储设备、筛分设备、混合设备、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粉碎系统及干燥系统等。如何针对这些典型工艺系统采取有效的爆炸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防护,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6月13日在CAC广州国际先进陶瓷产业链展览会、CAPE广州国际先进粉体装备展览会双展同期举办的“2024全国粉体工业防爆技术与设备论坛”上,粉体圈特别邀请来自东北大学的钟圣俊副教授,现场分享报告《典型可燃性粉尘工艺系统爆炸防护》,介绍粉尘存储设备、筛分设备、混合设备、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粉碎系统及干燥系统等典型可燃性粉尘工艺系统爆炸的防护方案。
报告人介绍
钟圣俊,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秘书长,兼任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工业防爆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应急管理部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防爆工作组专家。国际工业爆炸防护专家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工业爆炸风险评估、事故调查与防爆整改咨询。
主持参与制定粉尘防爆国家标准7项。包括 GB 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5605《粉尘防爆泄压指南》等。建设了工业规模的爆炸防护装备性能实验基地与测试系统,开发了火花探测、爆炸泄压、爆炸抑制、爆炸隔离等爆炸防护装备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获得发明专利5项。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奖2项。在研国家重点项目(十四五重点项目)1项。
CAC广州先进陶瓷展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