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度平均径,质量平均径和体积平均径之间的转换关系

发布时间 | 2014-09-30 10:38 分类 | 粉体加工技术 点击量 | 8762
粒度仪
导读: 如果我们用粒度仪电子显微镜测量颗粒,我们从前面的讨论知可以得到D[1,0]或叫做数量—长度平均径。如果我们确实需要质量或体积平均径,则我们必须将数量平均值转化成为质量平均值。以数学的角...

       如果我们用粒度仪电子显微镜测量颗粒,我们从前面的讨论知可以得到D[1,0]或叫做数量—长度平均径。如果我们确实需要质量或体积平均径,则我们必须将数量平均值转化成为质量平均值。以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容易且可行的,但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种转换的结果


       假设我们的电子显微镜测量数量平均径时的误差为±3%,当我们把数量平均径转换成质量平均径时,由于质量是直径的立方函数,则最终质量平均径的误差为±27%。


       但是如果我们像对粒度仪激光衍射那样来计算质量或体积分布,则情况就不同了。对于被测量的在悬浮液中重复循环的稳定的样品,我们得出±0.5%重复性误差 的体积平均径。如果我们将它转换为数量平均,则数量的平均径误差是0.5%的立方根,小于1.0%。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用电子显微镜且我们真正想得到的是体积或质量分布,则忽略或丢失1个10u粒子的影响与忽略或丢失1000个1u粒子的影响相同。由此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转换的巨大的危险。

作者:   单位: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