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陶瓷基板概述

发布时间 | 2017-09-02 09:44 分类 | 粉体应用技术 点击量 | 6878
石英 石墨 干燥 碳化硅 氮化铝 氧化锆 氧化铝
导读:什么是陶瓷基板?陶瓷基板就是以电子陶瓷为基的,对膜电路元外贴切元件形成一个支撑底座的片状材料!

什么是陶瓷基板?


陶瓷基板就是以电子陶瓷为基的,对膜电路元外贴切元件形成一个支撑底座的片状材料!


 

1 (a)氧化铝陶瓷基板(b)氮化铝陶瓷基板和(c)LTCC陶瓷基板


陶瓷基板产品的问世,开启了散热应用行业的新发展,由于陶瓷基板散热特色,加上陶瓷基板具有高散热、低热阻、寿命长、耐电压等优点,随着生产技术、设备的改良,产品价格加速合理化,进而扩大了LED产业的应用领域,如家电产品的指示灯、汽车车灯、路灯及户外大型看板等。陶瓷基板的开发成功,为室内照明和户外亮化产品提供了更佳的服务,使LED产业未来的市场领域更为宽广。


1. 陶瓷基板的性质

 


 

 


 

 


 


 

2. 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


陶瓷烧成前典型的成形方法有下述四种:粉末压制成形(模压成形、等静压成形)、挤压成形、流延成形。其中流延成形法由于容易实现多层化且生产效率较高,近年来在LSI封装及混合集成电路用基板的制造中多被采用。


常见制备陶瓷基板的三种工艺如下所示:


1

   

 


2

 



3

 



3. 各类陶瓷基板


1)氧化铝(Al2O3)基板


Ø 原料:Al2O3原料的典型制造方法是Buyer法,在这种方法中原材料采用铝矾土(水铝矿/一水软铝石以及相应的化合物);


Ø 制作方法:Al2O3陶瓷的成形一般采用生片叠层法,粘接剂一般采用聚乙烯醇聚丁醛(PVB),烧成温度因添加的助烧剂不同而异,通常为15501600℃Al2O3基板的金属化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厚膜法及共烧法、从使用的浆料到工艺技术都比较成熟,目前可满足各方面应用的要求;


Ø 应用:混合集成电路用基板、LSI封装用基板、多层电路基板。


2氮化铝(AlN)基板


Ø 原料:AlN为非天然存在而是一种人造矿物,于1862年由Genther等人最早合成。AlN粉末的代表性制作方法是还原氮化法和直接氮化法,前者以Al2O3为原料,通过高纯碳还原,再与氮气反应形成,后者直接是Al粉末与N2发生反应进行直接氮化;


Ø 制造方法:Al2O3基板制造的各种方法都可用于AlN基板的制造,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生片叠层法,即将AlN原料粉末、有机粘接剂及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制成陶瓷浆料,经流延、叠层、热压、脱脂、烧成制得;


Ø AlN基板的特性:AlN的热导率为Al2O310倍以上,CTE与硅片相匹配,AlN材料相对与Al2O3来说,绝缘电阻、绝缘耐压要高些,介电常数更低些,这些特点对于封装基板应用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Ø 应用:用于VHF(超高频)频带功率放大器模块、大功率器件及激光二极管基板等;


3碳化硅(SiC)基板


Ø 原料:SiC不是天然产生而是由人工制造的矿物,由硅石、焦炭及少量食盐以粉末状混合,用石墨炉将其加热到2000℃以上发生反应,生成α-SiC,再通过升华析出,可得到暗绿色块状的多晶集合体;


Ø 制造方法:SiC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都非常好,采用普通方法烧成难以达到致密化,因此需要添加烧结助剂并采用特殊方法烧成,通常采用真空热压法烧成;


Ø SiC基板的特性:其最具特色的性质是,与其他材料相比,其热扩散系数特别大,甚至比铜还大,而且其热膨胀系数与Si更为接近。当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相对而言其介电常数高、绝缘耐压要差一些;


Ø 应用:对于SiC基板,扬长避短,多用于耐压性不大存在问题的低电压电路及VLSI高散热封装的基板,例如高速、高集成度逻辑LSI带散热机构封装、在超大型计算机、光通信用激光二极管的基板应用等。


4)莫来石(3Al2O3·2SiO2)基板


3Al2O3·2SiO2Al2O3-SiO2二元系中最稳定的晶相之一,与Al2O3相比虽然机械强度和热导率要低一些,但其介电常数低,因此可望能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速度。其热膨胀系数也低,可减小搭载LSI的热应力,而且与导体材料MoW的热膨胀系数的差也小,从而共烧时与导体间出现的应力低。


5)氧化铍(BeO)基板


其导热率是Al2O3的十几倍,适用于大功率电路,而且其介电常数又低,可用于高频电路。BeO基板基本上采用干压法制作,此外也可在其中添加微量的MgOAl2O3等利用生片法制作BeO基板。由于BeO粉末的毒性,存在环境问题,在日本不允许生产BeO基板,只能从美国进口。


4. 低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LTCC)


上述讨论的基板由于其烧结温度在15001900℃,相当高,因此若采用同时烧成法,则导体材料只能选择难熔金属MoW等,这样势必造成一系列较难解决的问题:如共烧需要在还原性气氛中进行,增加工艺难度,烧结温度过高,需采用特殊烧结炉;由于MoW电阻率较高,布线电阻大,信号传输容易造成失真,增大损耗,布线微细化受到限制;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都偏大,因此会增大信号传输延迟时间,特别是不适用于超高频电路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玻璃与陶瓷混合共烧的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substrate, LTCC),由于其烧成温度在900℃左右,故可采用多种电阻率低的材料,可实现微细化布线,其中贵金属浆料可以在大气中烧成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的制备:此技术须先将无机的氧化铝粉与约30%~50%的玻璃材料加上有机黏结剂,使其混合均匀成为泥状的浆料,接着利用刮刀把浆料刮成片状,再经由一道干燥过程将片状浆料形成一片片薄薄的生胚,然后依各层的设计钻导通孔,作为各层讯号的传递,LTCC内部线路则运用网版印刷技术,分别于生胚上做填孔及印制线路,内外电极则可分别使用银、铜、金等金属,最后将各层做叠层动作,放置于850~900℃的烧结炉中烧结成型,即可完成。如图2所示,为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制备示意图。


 

2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制备示意图


另外,常用的玻璃陶瓷材料主要包括:


Ø 硼硅酸铅玻璃—Al2O3系;


Ø 硼硅酸玻璃石英玻璃-堇青石系;


Ø 硼硅酸铅玻璃—Al2O3-镁橄榄石系;


Ø 硼硅酸铅玻璃—Al2O3处理的氧化锆(ZrO2)系;


Ø 硼酸锡钡系;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的应用LTCC适用于高密度电子封装用的三维立体布线多层陶瓷基板,因其具有导体电阻率低、介质的介电常数小、热导率高、与硅芯片相匹配的低热膨胀系数、容易实现多层化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射频、微波、毫米波器件等。其用途主要包括:超级计算机用多层基板、下一代汽车用多层基板ECU部件、光通信用界面模块及HEMT模块以及高频部件VCOTCXO等。


5. 复合基板

  (1)复合基板功能复合:如多层印刷CR内含基板、生片叠层CR内含多层基板等;


  (2)复合基板结构复合:如树脂/陶瓷复合基板、数字/多孔陶瓷复合基板、树脂/硅复合基板等;


  (3)复合基板材料复合:如在FeAl等金属的表面,包覆数十到数百微米的有机或无机绝缘层构成复合基板等。

 

(资料来源网络)


L-things 整理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