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氮化硅在陶瓷工业刀具中的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弱爆了

发布时间 | 2017-07-26 12:18 分类 | 粉体应用技术 点击量 | 6938
金刚石 氮化硅 氮化硼 氧化铝
导读: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切削加工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发展,要求开发比硬质合金刀具切速更高、更耐磨的新型刀具。目前各种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

一、前言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切削加工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发展,要求开发比硬质合金刀具切速更高、更耐磨的新型刀具。目前各种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的难以切削的新材料日益增多。据文献估计,这类材料已占国际上加工总数的50%以上,硬质合金刀具对其中不少新材料的加工难以胜任。另一方面,现在国际上硬质合金产量已达20000~25000t,每年消耗大量的金属,如W、CoTaNb等。这些金属的矿产资源正日益减少,价格上涨,按目前消耗速度,用不了几十年,有些资源将耗尽,陶瓷刀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其中作为第三代陶瓷刀具的氮化硅陶瓷刀具,是一种用硅粉作原料,经球磨、氮化后,再掺以少量的助烧结剂热压烧结成型的新型陶瓷刀具材料。

 

二、陶瓷刀具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以前,切削刀具都是用碳钢制造的,耐热性在200~250℃以下,切削速度很低,切削钢时仅为6~10m/min,切削铸铁时为3~5m/min。 其后,出现了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和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热性达850~1000℃,切削速度可增高至600~800m/min以上。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热性已日益满足不了切削速度不断增长的需要,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陶瓷刀具。

 

虽然早在1912~1913年,英国和德国己出现了氧化铝陶瓷刀具,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则始于1950年。由于其强度、韧性低,较长期内仅限于做连续切削精加工用,且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较低。直到1968年才出现第二代陶瓷刀具——复合氧化铝刀具,在强度和韧性上较之氧化铝刀具有了明显提高,可以在较高的速度和较大的进给量下切削各种工件,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第三代陶瓷刀具——氮化硅陶瓷刀具,这类陶瓷刀具有比复合氧化铝刀具更高的韧性、抗冲击性、高退强度和抗热震性。我国自70年代中就开始研究氮化硅陶瓷刀具,随着对高温结构陶瓷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氮化硅陶瓷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使氮化硅陶瓷刀具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三、氮化硅陶瓷刀具

Si3N4陶瓷是一种非氧化物工程陶瓷,其硬度可达92.5HRA~94HRA,热硬性好,能承受1300~1400℃的高温,与碳和金属元素化学反应较小,摩擦系数也较低。这类刀具适合切削铸铁、高温合金和镍基合金等材料,尤其适用于较大进给量或断续切削。由于纯Si3N4 陶瓷刀具在切削长切屑金属(如软钢)时极易产生月牙洼磨损,所以新一代Si3N4陶瓷刀具均为复合Si3N4陶瓷刀具。新开发的Si3N4陶瓷刀具不仅可用于粗加工,而且可用于断续切削和有冷却液的切削,例如日本京陶公司的KS6000牌号。目前Si3N4陶瓷刀具的崩刃率为2%~3%,与硬质合金相当,因此已可在生产线上应用。

 

1)Si3N4-TiC-Co复合陶瓷刀具其韧性和抗弯强度高于Si3N4陶瓷,而硬度却不降低;热导率亦高于Si3N4陶瓷,故在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我国生产的牌号有FD02、SM、HDM1、N5等。

 

2)Si3N4晶须增韧陶瓷刀具通过在Si3N4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碳化物晶须,从而可提高陶瓷刀具的断裂韧性。我国北京紫光方大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FD03刀片以及湖南长沙工程陶瓷公司生产的SW21牌号等均属这一类。FD03刀片是在Si3N4陶瓷基体中加入了硬质弥散颗粒TiC,SW21刀片是在Si3N4中加入了一定量的SiC晶须,故有较好的使用性能。用FD02、FD03和SW21切削淬硬钢(60~68HRC)、高锰钢、高铬钢和轴承钢时也有较好的效果。

 

3)Si3N4-Al2O3-Y2O3复合陶瓷是以Si3N4为硬质相、Al2O3为耐磨相,并添加少量的助烧结剂Y2O3经热压烧结而成,常称赛隆(Sialon)。如美国生产的Sialon牌号KY3000,其成份为:77% Si3N413%Al2O310%Y2O3,硬度达1800HV,抗弯强度达1.2Gpa;美国 Greeleaf公司的Grem4B和瑞典Sandvik公司CC680刀片,以及我国生产的TP4、SC3等均是赛隆陶瓷。KY3000陶瓷刀片在高速下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时,其材料切除率是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7倍。它能采用较大的进给量及切削速度高速加工铸铁和高温合金。

 

1 美国 Greeleaf公司代表性的刀具产品

 

四、氮化硅陶瓷刀具的优点

1)硬度高,一般为93~94HRA,氮化硅的晶胞是由[Si-N4]四面体单元所组成,Si位于四面体的中间Si-N之间是很强的共价键结合,类似于金刚石的[C-C4]四面体单元,所以氮化硅Si3N4也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有关资料报导,气相沉积法制造的晶态Si3N4的显微硬度可达5000,它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但却远远高于碳化钨、碳化钛和氧化铝。所以Si3N4陶瓷刀具可具备比硬合金和氧化铝基陶瓷刀具更高的切削性能,可加工硬质合金难以加工或不能加工的高硬材料,如可以加工硬度高达65HRC的各类淬硬钢和硬化铸铁,免除退火加工所消耗的电力。其优良的耐磨性,不仅延长了刀具的切削寿命,而且还减少了加工中的换刀次数,从而保证切削工件时的小锥度和高精度,尤其在用数控机床进行高精密连续加工时,可减少对刀误差和因磨损引起的不可预测的误差,简化刀具误差补偿。

 

2)高强度,目前氮化硅陶瓷刀片的抗弯强度已达到750~1000Mpa,超过了高速钢,与普通硬质合金相当。

 

3)耐热性和抗高温氧化性特别好,即使在 1200~1450℃切削高温时仍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进行长时间切削,因此允许采用远远高于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实现高速切削。其切削速度比硬质合金刀具提高3~10倍,因而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实验证明,在众多的陶瓷材料中,Si3N4陶瓷具有最佳的耐热性

 

4)良好的断裂韧性,断裂韧性值是评价陶瓷刀片抗破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等因素有关。Si3N4系列陶瓷刀片的断裂韧性值优于其他系列陶瓷刀片(达 6~7MPam1/2),接近某些牌号的硬质合金刀片,因而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尤其在进行铣、刨。镗削及其它断续切削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5)抗热震性强,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是指其在承受急剧温度变化时,评价其抗破损能力的重要指标。Si3N4系列陶瓷刀片的抗热震性能指标ΔT ,由于其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而高达600~800℃,明显优于其它系列陶瓷刀片(300~400℃),因而在高强度断续零件的毛坯加工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能。

 

6)陶瓷刀片切削时与金属摩擦力小,切屑不易粘拼在刀片上,不易产生积屑瘤,加上可以进行高速切削,所以在条件相同时,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较低。

 

7)氮化硅陶瓷刀具的主要原料是自然界很丰富的氮和硅,用它代替硬质合金,可节约大量w、CoTaNb等重要战略金属。

 

8)制造和磨削工艺比较简单,成本较低Si3N4陶瓷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不需要高温高压合成设备。Si3N4陶瓷刀具可用人造金刚石砂轮磨削和金刚石研磨膏研磨。因此,这种刀片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2 Si3N4陶瓷刀具

 

五、氮化硅陶瓷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

氮化硅陶瓷刀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耐热性,是一种切削性能优良的刀具,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比硬质合金刀具小。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可以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

 

1)切削速度v选择

氮化硅陶瓷刀具车削普通钢和铸铁时,大多数采用v=250~650m/min;车削淬硬钢时, v=80~220m/min。氮化硅陶瓷刀具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进行高速干切削时, 随着切削温度的升高,加工材料的切削性能也随之改变,这样既可减少刀具的破损,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氮化硅陶瓷刀具应采用尽量高的切削速度。

 

2)进给量f的选择

进给量的合理选择是成功应用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关键,选取时必须综合考虑工艺系统刚性、刀具强度和工件表面质量的要求。由于氮化硅陶瓷刀片的强度比硬质合金刀片略低,且进给量对刀具破损的影响比切削速度大,为防止或减少刀具的破损,进给量的选择应低一些,可从小到大在实践中逐步增加。粗车和半精车普通钢和铸铁时,进给量取f=0.2~0.7mm/r;精车取f=0.05~0.2mm/r。加工淬硬钢时随硬度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给量:一般半精车时, 进给量取f=0.15~0.35mm/r;精车时取f=0.05~0.15mm/r。

 

3)切削深度ap的选择

用氮化硅陶瓷刀具加工时,在机床功率和工艺系统刚性允许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切削深度,一般粗加工普通钢和铸铁时,切削深度 ap=3~6mm;半精加工时,ap=1.5~3mm;精加工时取ap<0.6mm;加工淬硬钢,一般半精加工时,切削深度 ap=1.5~2.5mm;精加工时取ap<0.4mm。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为了避免引起振动使刀片破损,应该相应地减小切削深度。< span="">

 

六、氮化硅陶瓷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刀具合理的几何参数是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的基础上,保证加工出符合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工件。目前陶瓷刀具的一些新品种在强度和韧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毕竟陶瓷是脆性材料,为了充分发挥它的长处,应尽量使陶瓷刀具切削时工作在压应力区,并尽量减少振动,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使陶瓷刀具具有较为理想切削性能的刀具几何参数为:前角γ0=-8°~-5°,后角α0=2°~8°,主偏角κr=15°~45°,刃倾角λs= -10°~0°,刀尖圆弧半径rε=0.6~0.9mm。

 

七、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应用

高锰钢(含锰量为11%~18%的合金钢)是一种常用的耐磨钢,高锰钢的原始硬度和屈服强度虽然不高(与45相近),但其抗拉强度较高(约为45的2倍),塑性很大(约为45钢的4倍), 韧性也特别强,锰钢是一种很难切削的材料。切削高锰钢时,通常存在如下问题:1)切削时,塑性变形大, 加工硬化严重,致使切削力很大,车削高锰钢时的切削力比车削 45钢时切削力增大约60%。2)切削力的增大使单位功率增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 而高锰钢导热性能又差,致使切削区温度高,可达1000℃以上,最终导致刀具磨损严重,刀具寿命降低。3)高锰钢塑性大,切削时易形成积屑瘤和鳞刺,表面质量不易保证,且线膨胀系数大,在切削温度作用下,容易膨胀和变形。

 

氮化硅陶瓷刀具是一种新型复合陶瓷刀具,具有硬质合金刀具所无法比拟的特性。氮化硅陶瓷刀具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在加工高锰钢时,刀具耐用度是硬质合金刀具的 6倍。这一特性可避免在加工中途换刀,因而可避免加工表面出现接刀痕。氮化硅陶瓷刀具热硬性好,不仅在常温下硬度高,而且在1 200℃的高温下,硬度仍能保持 HRA80以上,抗弯强度变化也很小。而硬质合金刀具在这样的高温下,已完全丧失切削能力。氮化硅陶瓷刀具在高温下仍保持其硬度和强度这一特性,是加工高硬度钢、 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的极为重要的有利因素。氮化硅陶瓷刀具由非金属材料构成,化学惰性大,与被加工材料的金属亲合力小,所以具有良好的抗粘结性和抗氧化性,一般不发生扩散磨损。同时氮化硅陶瓷刀具摩擦系数低,切削过程中不易产生积屑瘤,能够改善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

 

八、参考文献

1.于金伟.(2008).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应用研究.机床与液压, 36(6), 28-29.

2.张铁军.(1991). 氮化硅陶瓷刀具. 金属加工(冷加工)冷加工,(3), 5-7.

3.谢国如,张兴国,&岑向东.(2007). 氮化硅陶瓷刀具的性能及其应用.工具技术, 41(2), 78-80.

4.Liu,W.,Li,A.,Wu,H.,He, R.,Huang,J.,& Long,Y.,et al.(2016).Effects of bias voltage 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mechanism of novel quaternary (ti, al, zr)n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cutting tool.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2(15), 17693-17697.

5. Ziegler, A., Idrobo, J. C., Cinibulk, M. K., Kisielowski, C., Browning, N. D., & Ritchie, R. O. (2004). Interface structure and atomic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Science, 306(5702), 1768-70.

6. Dong, S. P. (1995). A study, on silicon nitride based ceramic cutting tool materials. 윤활학회지, 11(5).

 

作者:望月之兔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