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常见的3D打印方法是增材制造,它将液体材料从管口中一滴滴挤出来,在液体凝固的过程中新的液体层会继续覆盖到上面,直到物体打印完成。尽管增材制造等常见3D打印方法可以打印出形状相当复杂的物体,但是由于材料的液滴较大,难以打印出尺度小于1毫米的物体。
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长度约500微米的物件
为了打印出带有褶皱、小孔等精确特征的微小的定制化物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的叫做“瞬态光学液体成型”的3D打印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了高分子材料流体和带有图案的紫外线光束,可以打印出微米尺度的物件。
该团队打印出的物体尺度在100微米(相当于0.1毫米)到500微米之间,并带有10微米到15微米的微小特征,他们还使用这种方法打印出了带有特殊粒子而且粒子位置得以精确控制的物体。
这一技术首先将两种不同的流体在一系列微小的柱状物之间混合。其中一种液体是高分子液体聚合物,它是目标物体的前体材料,另外一种液体扮演了高分子液体聚合物的液体模具的角色。柱状物用来控制混合流体的形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特殊软件迅速改变柱状物的位置和序列来决定下一步要打印的形状。当流体材料停止注入时,带有特殊图案的紫外线光束会迅速切入流体材料,打印程序就完成了。
参考来源:科技日报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