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开发新型陶瓷涂层粉体制备工艺,耐磨性能大幅提升

发布时间 | 2025-08-29 17:12 分类 | 技术前沿 点击量 | 28
导读: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全新的“燃烧合成-空气雾化(CS-AA)技术”,成功制备出具有纳米共晶结构的Al2O3-ZrO2复合粉体。该粉体用于等离子喷涂后,获得了独特纳米共晶结构的复合陶...

在航空航天、军工及工业制造等关键领域,零部件表面防护始终是一项技术难题。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化学惰性及绝缘特性的陶瓷材料,因其在耐磨、耐热和耐蚀方面的潜力,成为备受青睐的涂层选择。

相比传统微米级结构涂层,热喷涂纳米结构陶瓷涂层在成分均匀性、结构细化及结合强度等方面表现更优。但传统制备工艺往往受限于原料纳米颗粒的粒径与分布,涂层显微结构的可调控性有限,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因此,开发新型热喷涂原料粉体制备技术尤为关键。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全新的燃烧合成-空气雾化(CS-AA)技术,成功制备出具有纳米共晶结构的Al2O3-ZrO2复合粉体。该粉体用于等离子喷涂后,获得了独特纳米共晶结构的复合陶瓷涂层,在耐磨保护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相关成果已于2025年8月19日发表在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研究显示,利用 CS-AA 技术制备的新型粉体在喷涂后形成了双峰结构涂层,既包含完全熔融区,也包含部分熔融区。其中,部分熔融区呈现由纤维状或片层状纳米共晶相组成的多群结构,平均间距仅约65 nm,这种微观结构显著提升了涂层的力学与耐磨性能,在提升硬度和抗裂性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与传统纳米粉重构方法相比,CS-AA技术无需昂贵的纳米粉体,工艺步骤更简化,因而在成本效益与环保性方面具备突出优势。更关键的是,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共晶相能够自发耦合生长,直接在粉体中形成细微结构,无需额外处理。

经过系统研究,团队发现优化喷涂功率后,涂层显微硬度达到1008.39±308.54 HV0.2,韧性为4.22±0.58 MPa·m1/2,在6 N、500 rpm条件下磨损率仅5×10-5mm3·N-1·m-1。这表明CS-AA方法为热喷涂纳米结构原料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并为耐磨防护陶瓷涂层的研发与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团队指出,CS-AA 技术仍需更深入的探索,包括:拓展到其他体系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调控雾化冷却速率与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喷涂工艺;扩展涂层在耐热、耐蚀等更多场景中的应用等等。

 

粉体圈Coco编译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