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岁月流转,由粉体圈主办的全国氧化铝粉体与制品创新发展论坛已经陪伴各位同行、朋友走过了第九个年头。在这九年间,我们见证了氧化铝技术和市场的日渐成熟,也看到了新型市场如电子半导体、医药催化体等的不断涌现。就在今日(4月25日),第九届2025年全国氧化铝粉体与制品创新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多位行业专家,紧密围绕氧化铝材料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与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分享了包括高端氧化铝制备技术、氧化铝粉体形貌控制、氧化铝粉末制品表征技术、氧化铝在半导体、电子陶瓷等领域的应用等议题,讨论了当前氧化铝粉体走向高端之路的技术难点和应用市场。如何针对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改性氧化铝以适应独特而高端的市场,成为未来氧化铝粉体行业的潜在发展方向之一。
精彩回顾
在4月24日签到日当天晚上,我们成功举办了新产品推介与需求对接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召开,并邀请了河南长兴实业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教授孙志昂先生进行主持。会上首先进行了新产品推介环节。
毕克助剂(上海)有限公司的战略总监丁小川先生介绍了毕克化学的主营业务和他们对于氧化铝粉体助剂市场的关注;重庆佰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王馨玥总经理介绍了公司最新的BL101超分散剂产品,可以实现溶剂环境兼容、用量降低且分散性能提高;长沙西丽纳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的徐高总经理介绍了公司最新的干法连续研磨设备,可以实现研磨一次D50达到2微米、产能500千克每小时、能耗大大降低等优势。
第二个环节是需求对接。来自石家庄中昊化工有限公司的任清亮先生介绍了氧化铝粉体用于制备液相色谱吸附剂的应用市场和产品要求。在聆听完参会嘉宾的新产品与需求分享后,与会者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成功实现了互通有无、充分对接,现场气氛融洽。
4月25日,会议正式进入技术交流环节。本次会议共吸引了250余名氧化铝业内人士参会,涵盖氧化铝粉体设备、检测、深加工、助剂、应用等领域。同时,展区内34家厂商展出了最新的设备与产品,携手氧化铝粉体产业向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
报告亮点
报告1:高端α-Al₂O₃粉体的技术与应用发展状况
报告人:杜善国 教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山东大学
杜教授介绍了高端α氧化铝的定义和技术发展。对于高纯氧化铝加工技术,可以采取改良拜耳法、碳酸化分解法(碳分法)、硫酸铝铵法、碳酸铝铵法、醇铝法和金属铝水解法这六种技术方法。与国外相比,国内目前高端α氧化铝的生产技术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α氧化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难以控制、原料端的质量和价格波动。为此,对于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杜教授提出了若干改进方向,希望有助于高端α氧化铝产业的连续化、模块化、低成本发展。
报告2:绿色高效高性能氧化铝载体材料及在加氢催化剂上的工业应用
报告人:曾双亲 博士、教授级高工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曾教授主要介绍了氧化铝载体在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的应用及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难题,并具有针对性地开发了稳定控制晶粒生成的连续分布综合技术,并开发了通过工艺参数合理调控拟薄水铝石晶粒形貌的技术和高效大型化中和反应釜设备,从而全面掌握从小试-中试的技术路线。对于提升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效率,团队开发了扩散和反应相统一的双峰孔载体制备技术和孔集中度高的单峰孔载体制备技术,对于发展加氢催化剂用氧化铝的先进工业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报告3: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粉体的低温制备及应用
报告人:许杰 博士、副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许教授就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的最新制备技术进行了分享。许教授首先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才储备情况与校企联合工作的进展。随后,许教授分享了α-氧化铝的结构、性能以及多种制备路线,并重点介绍了团队最新开发的冷烧结α-氧化铝制备技术,该技术突破了高固相含量、低粘度氢氧化铝浆料制备难点,得到了高纯多面体大单晶α-氧化铝。
报告4:高性能氧化铝连续纤维的制备及先端应用
报告人:马小民 总经理 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马总分享了国装新材高性能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首先,马总介绍了氧化铝纤维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氧化铝纤维的制备工艺具有跨学科、高复杂度的研发特性,是一项“卡脖子”工程。随后,马总分享了用分子陶瓷法制备氧化铝纤维的技术路线,实现“陶瓷-液体-原丝”转化。团队突破了晶相控制技术,实现了“不溶物-陶-瓷”的高阶转化。氧化铝纤维的先端应用包括航空航天、耐热冲击工业构件、近地飞行等等,能够应对各类极端环境,未来前景可期。
报告5:low-α球形氧化铝的开发及其在HBM封装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马淑云 董事长 河南天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马董首先从微观介质和宏观算力的视角切入,介绍了高性能氧化铝材料和未来人工智能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HBM封装材料,要求高散热需求、高可靠性和高抗信号干扰能力,而low-α球形氧化铝正是符合上述要求的王牌材料。随后,马董介绍了天马新材如何通过工艺控制实现材料的超低放射性、极致球形度、高热导率、高介电常数。马董提出,随着全球对于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HBM材料的需求也将顺势上涨,因此上游氧化铝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品质,以此乘上人工智能的东风。
报告6:二次铝灰资源化制备勃姆石和γ-Al₂O₃
报告人:朱玲玲 博士、副教授 郑州大学
朱教授介绍了她在高温煅烧法制备α氧化铝微粉的形貌调控、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勃姆石/γ氧化铝/α氧化铝和二次铝灰提取制备勃姆石/γ氧化铝吸附剂方面的研究。对于每一项研究课题,朱教授团队都充分探讨了各个影响变量,建立起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朱教授关注到了勃姆石/γ氧化铝在吸附剂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发现从二次铝灰中提取这些物质的研究仍不充分。团队采用碱浸法从二次铝灰中获得铝酸钠,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浸取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在得到最佳浸出液后,对其制备得到的氧化铝基吸附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获得了大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的氧化铝吸附剂材料。
报告7:氧化铝粉体粒度/粒形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
报告人:任旭 销售经理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任经理介绍了丹东百特在氧化铝粉体的粒度/粒形检测上的最新产品,其检测一致性和重复性处于国际前列。另外,任经理介绍了公司的纳米粒度及zata电位测定仪产品。该设备实现了对于超细材料的形貌测定和表面化学性质的测定。在氧化铝粉体粒形检测方面,丹东百特拥有动态图像粒形分析仪产品,可快速分析研磨用领域所需的D100数据。另外,任经理介绍了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背景、遮光率、折射率、介质、分散能量。最后,任经理介绍了丹东百特最新的无人值守粒度测试技术和在线激光粒度检测技术,实现了材料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
报告8:氧化铝粉体形貌控制及单晶颗粒生长过程研究
报告人:王新震 博士、教授 山东科技大学
王教授介绍了他在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尺寸和均一分散性等指标上的研究,明确了对氧化铝的形貌进行全面控制的目标。王教授从α氧化铝的研究现状着手,发现近年来国内对于氧化铝的研发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而在国际发展商,早在1998年,就已经有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制备各种晶型的氧化铝的相关文献。王教授团队研究了氧化铝生产工艺对于产品的影响,包括添加剂种类、原料种类等因素。另外,王教授也分享了他在研究过程中的若干有趣的实验结果,发现不同工艺的改变对于氧化铝形貌产生极大改变。
报告9:氧化铝粉末制品研发和品控中的粒径・Zeta电位测定
报告人:费晓燕 应用工程师 大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上海敦祥工贸有限公司
费工介绍了公司的粒径和ZETA 电位测量设备的产品阵容,包括ESLZneo和nanoSAQLA。费工介绍了光散射法的测量优势,即检测无损伤、检测速度快、测量对象范围广、适用性强。其次,费工介绍了粒径测量的技术原理,即通过散射强度的波动转换为自相关函数。大塚电子的测试设备具有测量产品广泛的特点,另外公司对于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作了详尽研究。对于ZETA电位测定仪的技术原理,费工展示了清晰易懂的动画图,便于下游厂商的理解使用。
报告10:玻璃焊料在氧化铝陶瓷焊接和制备中的应用
报告人:朱巍巍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春工业大学
朱教授首先介绍了玻璃焊料对于氧化铝陶瓷粘结焊接的优势,其适用于氧化铝陶瓷烧结过程中高温特点。对于采取高软化DAS玻璃焊接的氧化铝陶瓷,需要适量掺杂二氧化硅,以提高接头的高温力学性能。为了平衡焊料和氧化铝陶瓷的相容性,朱教授采用掺杂氧化铝的混合材料和两步法的技术路线,实现接头热膨胀系数与母材差异低于2%。另外,对于蓝宝石陶瓷的高强焊接,需要选择氧化镧稀土玻璃,来保障其透光性。对于ZTA陶瓷的焊接,朱教授构建了原位互锁的机械结构,来保障陶瓷的力学性质。
报告11:从氧化铝规格选择到应用落地:住友新品NXA如何为半导体行业助力
报告人:吴伟诚 业务经理 穗晔(中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吴经理首先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规格的氧化铝粉体,即通过工艺路线、物化特性和应用领域来筛选。住友化学的氧化铝依照粒径和纯度的九宫格可以划分成几大类产品,分别应用在氧化铝陶瓷、磨料等领域。住友化学的AES系列氧化铝适用于氧化铝陶瓷生产,其具有可低温烧结、粉浆分散性佳的优点。而住友化学最新的NXA产品,具备更细的粒径,能够制得烧结密度更高的氧化铝陶瓷,其性能可媲美氧化锆陶瓷。在半导体晶圆领域,NXA产品可以用于抛光液成分,将极大提高抛光效率和实现划痕控制。
报告12:高温煅烧回转窑富氧燃烧低碳技术与应用案例分享
报告人:卫中领 博士 林德集团研发中心
林博士首先介绍了林德集团的发展概况。林德集团是全球化的跨国集团,拥有领先的富氧技术。林德集团长期致力于氧燃燃烧技术开发,通过室外高温测试和数学物理模拟来设计高温炉窑。为了实现工业燃烧的脱碳之路,林德集团将逐渐使用绿氢燃烧。而在当前,富氧燃烧依旧是主要技术路线。相比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无氮气参与燃烧,有助于节省热量和避免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效率和绿色的双重提升。对于如何实现富氧燃烧,林德集团采用富氧鼓风和氧枪喷射设计,将高速纯氧精确导入目标区域,实现高效助燃。
报告13:基于铝水工艺制备高纯纳米级氧化铝
报告人:葛勇杰 常务副院长 温州大学碳材料与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葛博士首先介绍了温州大学碳材料与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近况,该研究院聚焦于国家最前沿、卡脖子的材料研究领域,包括高品质碳纳该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碳纸等。根据葛博士的调研,全球高端氧化铝应用市场超千亿,国内企业市占率较低,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有待提高。葛博士团队开发了低温铝水反应法,相比于传统醇铝水解法,采用新型复合催化剂,极大降低了反应危险性和复杂性。该款新型复合催化剂在金属铝表面营造了一个强碱性的微环境,实现了室温下铝水快速反应(低能耗),推动了高纯纳米氧化铝工业生产的绿色化发展。
报告14:球形陶瓷粉末的制备技术及装备
报告人:李盘 副总经理 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李总介绍了天际智慧在燃气火焰球化、射频等离子球化、热射流球化和微波等离子体改性四方面的设备开发进展。以燃气火焰球化技术为例,该技术具有球形率高、α相氧化铝含量高的优点,然而目前也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粒径控制的困难。天际智慧开发的燃气火焰球化设备实现了送粉-燃烧全自动、全智能的控制,助力氧化铝粉体安全高效生产。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设备上,公司开发了多工位等离子体球化致密化设备。其采用射频等离子体作为热源,实现在极短时间内熔化氧化镁、氧化锆、高熵合金及各类难熔金属粉体材料。
报告15:煤基固废氧化铝资源回收技术与产品制备
报告人:公彦兵 教授 内蒙古工业大学
公教授首先分享了国内煤炭及粉煤灰利用不充分的现状,因此有必要坚持规模利用与高值利用相结合。公教授在研究中发现,粉煤灰形成过程中其无机有价组分含量与颗粒尺寸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团队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于高铝粉煤灰中铝的浸出率及颗粒性质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公教授分享了如何利用纯化工艺及改变生产条件制备出高纯氧化铝,增加回收效益。
报告16:α-氧化铝微观形貌控制与水性抛光膏的制备
报告人:陈玮 博士、教授级高工 新乡学院
报告中,陈博士分享了获得不同晶体形貌的α-氧化铝的要点,即理解添加剂的作用以及不同的生长模式,并介绍了可用于不同领域的氧化铝微观形貌结构组合。随后他讲解氧化铝作为抛光材料的技术基础,以及油基抛光向水基抛光转变的必要性,并就水基抛光膏的设计思路展开阐述,分析磨料颗粒沉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讲解磨料颗粒的选择差异及应用效果,为企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结语
随着国内氧化铝粉体行业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对于高端氧化铝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应用需求日益迫切,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让大家收获新的视野与启发。在此,感谢各位企业家、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共同进步,推动氧化铝粉体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
郑州氧化铝论坛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