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粉体圈到访中铝(郑州)铝业有限公司,与公司总工程师、国内氧化铝行业权威专家孙志昂教授级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孙志昂教授从事特种氧化铝及超细粉体材料研究逾四十年,参与并推动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国产化与突破。在谈及即将在2025年4月24日至25日在郑州举行的“2025年全国氧化铝粉体与制品创新发展论坛(第九届)”时,孙教授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个会议确实为行业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粉体圈团队拜访孙志昂教授(右二)
他特别提到,自2017年第一届氧化铝会议举办以来,该主题会议一直围绕材料制备、工艺优化、设备升级、终端应用等多个方向,推动了一批真正“能用、管用”的技术落地。以下是孙教授结合自身观察、研发经验与行业交流,总结的几个典型成果:
1.推动低钠氧化铝的产业化进程
2017年扬州会议上,孙教授提出了“低钠氧化铝”概念,当时会议上有企业听取建议后立即投入研发,成功将低纳产品钠含量降至0.2%,打破了当时国内0.4%的行业普遍水平,后来也将微纳氧化铝降到0.05%以下。同时,“低钠”概念的提出,也推动了高端刚玉的研发推广进程。
2.砂磨设备在氧化铝行业的应用突破
过去,砂磨机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由于氧化铝硬度高,研磨介质和内衬在使用中磨损严重,污染产品,导致砂磨技术在氧化铝行业迟迟难以推广。然而,借助氧化铝会议这一平台,材料端与设备端的持续技术交流逐步推动了工艺突破。例如:
l 锆铝复合球逐渐被广泛认可,相较氧化锆球成本更低、性能更优。
l 氮化硅、高纯氧化铝等研磨介质也被持续开发应用于α-氧化铝的研磨过程。
3.干法砂磨技术进展
近年来,干法砂磨技术在氧化铝行业逐渐受到关注。在本次郑州氧化铝会议上,长沙西丽公司也将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该技术不仅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整体成本甚至已低于传统球磨机,有望为行业带来新的工艺选择。
4.精细除铁设备的推广应用
多届氧化铝会议也推动了精细除铁设备在氧化铝生产线的普及,有效改善产品纯度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了整体工艺水平,相关设备企业如唐山世邦也因此获得了更高的行业认可。
5.材料-设备企业联动,带动产业升级
通过氧化铝会议这个平台,多个设备厂、材料厂、粉体用户实现直接对接,打破信息壁垒,甚至促使了许多设备厂家开始为氧化铝的生产开发定制化产品,带动整体产业链升级。
往届会议掠影
总结
正如孙教授所言,行业的每一次进步背后是材料企业、设备厂商和应用端的持续努力。而“全国氧化铝粉体与制品创新发展论坛”作为目前国内少有的长期聚焦氧化铝行业的专题会议,已经成为连接上下游、推动产业协同的重要纽带。
在此粉体圈也诚邀更多从业者来到河南郑州,一起参与这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行业交流盛宴,共同推动我国氧化铝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粉体圈NANA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