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包括胶体、悬浮液以及溶液,这些液体分散体系在石油化工、涂料、医药、陶瓷、纳米材料等领域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温度、固液密度、界面张力、电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液体分散体系并不稳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因此,如何维持液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是人们长久以来的研究热点。Zeta电位作为衡量液体分散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了解和认识其原理及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小编将在本篇为大家详细介绍Zeta电位。
图源:知乎
Zeta电位是什么?
Zeta电位是固-液界面双电层中吸附层与扩散层之间相对滑移面上的电位,是溶液中颗粒之间相互排斥或吸引力强度的度量值,也是反映固体颗粒电动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颗粒表面所带电荷种类、电荷密度以及电荷基团的微小变化都可以从Zeta电位得到反映。通常悬浮在液体介质中的颗粒表面会带有电荷,按照双电层理论模型,带电颗粒的周围将富集溶液中相反的电荷(反离子),其中一部分反离子会与颗粒表面紧密结合,构成紧密吸附层(Stem层)。另外一部分反离子则因静电吸引和热扩散两种相反作用的影响,分布在颗粒周围,构成扩散层。当颗粒运动时,会带动吸附层和部分溶剂分子一起移动,与液体之间形成滑动面,而滑动面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称为Zeta电位。
胶体颗粒的双电层结构(图源:文献1)
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大小是表征液体分散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当颗粒带有较多负电荷或正电荷时,其颗粒就会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颗粒之间表现为排斥力大于吸引力,颗粒倾向于分散,体系比较稳定;当颗粒所带的负电荷或正电荷较少时,其Zeta电位就比较低,颗粒之间表现为排斥力小于吸引力,颗粒间易发生团聚和絮凝沉淀现象,体系稳定性比较差。
影响因素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Zeta电位不仅受pH值、离子强度、离子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还受颗粒粒径、浓度等性质的影响。小编在这里仅介绍了几个影响Zeta电位的主要因素。
1、pH值
固-液界面电荷的形成是由不同的物理化学机制所驱动的,其中表面官能团与水的酸碱反应、水合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主导机制。由于官能团的质子化状态会因pH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水合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因pH值对溶液中离子的电荷状态、水合壳层结构、离子活度、离子对的形成、溶解度、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pH值被认为是影响Zeta电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徐晗等通过实验研究pH值对SiC-Si料浆流变性和Zeta电位的影响,发现当SiC-Si的等电点大约在pH=2处,在pH≥8.0时,SiC-Si浆体的Zeta电位绝对值大于30mV,在pH=8.7时,Zeta电位绝对值达到最大值44.7mV。调节pH,可以调整粉料表面的带电特性,使粉料表面电荷分布发生变化。
pH对SiC-Si料浆Zeta电位的影响(图源:文献3)
2、离子强度
Zeta电位是固-液界面双电层中吸附层与扩散层之间相对滑移面上的电位差,它容易随水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增加时,会有更多的离子围绕在带电颗粒的表面,形成一个双电层。而双电层的厚度会因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变厚,离子对颗粒表面电荷的屏蔽作用也因此而增大,颗粒表面的有效电荷减少,Zeta电位降低。在很高的离子强度下,Zeta电位可能会趋近于0,此时颗粒易聚集或形成沉淀。Saragi等采用共沉淀法,从分散在各种液体中的亚铁和铁前驱体合成了包覆和未包覆SiO2的磁性纳米粒子。通过Zeta电位考察了Fe3O4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分散在乙醇中的Fe3O4的Zeta电位值为-0.9mV,而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的Zeta电位值为-31.1mV,表明Fe3O4纳米粒子在去离子水中更稳定。
分散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的Fe3O4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曲线(图源:文献2)
3、添加剂浓度
从Zeta电位与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及离子强度的关系可以看出,Zeta电位与添加剂浓度的依赖关系是非常明确的。除此之外,添加剂的离子电荷性质会影响Zeta电位的方向和大小,如果添加剂的离子与颗粒表面的电荷相同,它们会增加Zeta电位的绝对值;如果相反则会降低绝对值;不同类型的电解质对Zeta电位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多价离子由于拥有更强的电荷中和能力,通常会使Zeta电位更加显著的降低,当添加剂增加到一定浓度时,颗粒可能会失去稳定性发生聚集。王杰等通过实验发现在SiC微粉的去离子水体系中加入分散剂聚乙烯亚胺后,微粉颗粒固-液界面的电荷特性和亲和力会发生改变,带电的固体颗粒表层和反电荷离子的水化作用会被破坏,形成分散剂分子层,分散剂对碳化硅微粉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降低了微粉颗粒的比表面能,阻碍了固体颗粒的相互凝聚,从而使得SiC微粉在去离子水中的Zeta电位和分散指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微粉颗粒的分散性能在较低电位点提升得更为明显,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态。
加入分散剂后微分颗粒Zeta电位与分散指数的关系(图源:文献4)
小结
了解Zeta电位的相关工作机理,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在各个领域对于液体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有效监测,从而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根据监测结果开发、优化出更多更好的配方、产品,对于实际的研究、生产、应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华,曾鸿亮,全四龙.基于zeta电位的造纸中段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投加量的优化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郭佳林,焦阳,史建公,等.氧化物Zeta电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外能源.
3、徐晗,刘源,徐恩霞,等.分散剂和pH对水基SiC-Si料浆流变性和Zeta电位的影响[J].耐火材料.
4、王杰.zeta电位对水体固体悬浮物微粉絮凝及分散性的研究[J].当代化工.
粉体圈 Alice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