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海关总署于2023年7月发布公告,决定从2023年8月1日起,开始正式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消息的发布让许多人再一次认识到“锗”在半导体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作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锗具有较高的纯度、高电子迁移率、高空穴迁移率以及良好的电压稳定性能,是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理想材料,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光纤通信、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锗的制备方法及其在AI时代的相关应用。
图源:凤凰网
锗Ge
锗作为第IVA族的元素,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它与硅的晶格结构相似,可以很好的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兼容,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器件的可靠性。锗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电子可以在锗中更快速的移动,有利于实现器件的高响应速度。它的截止波长在1.7-2.2微米之间,使得锗非常适合于制造红外探测器、光电探测器,通过选择不同的掺杂水平和制造工艺,可以有效调整锗探测器的截止波长,使其适用于特定波段的应用。
制备方法
1、湿法冶金方法
目前,提取锗的原料主要有三大类: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锗富集物、含锗煤燃烧后产生的富锗产物及锗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锗的湿法提取包括浸出、氯化蒸馏、中和沉淀、溶剂萃取、离子浮选、载体液体膜以及固相萃取。锌精炼残渣的浸出主要使用无机酸,煤灰的浸出则使用有机配体。锗不同于普通的金属阳离子,它在酸性pH值中会以中性物质的形式存在。因此,在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过程中,可以使用有机配体形成阴离子锗配体配合物,从而通过阴离子交换分离物质。虽然锗在液相中只存在一种稳定的氧化态,即IV,但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溶液中锗的形式主要取决于pH值、锗的浓度、阴离子的种类、浓度以及萃取剂。各种萃取剂通常根据含锗液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闪点、密度和溶解度等方面,从液相中来回收锗。
(1)酸浸炼锗:酸浸炼锗一般采用盐水浸出锌锗废渣,而不采用硫酸,因为在锌矿石的焙烧过程中会形成SiO2和Zn2SiO4,会导致在浸出过程中形成硅胶。该工艺可以总结为氯化、水解、还原三步。氯化就是制备GeCl4,这一步主要是利用GeCl4与其他杂质沸点有显著差异的特性来实现的。目前,常用于制备四氯化锗的方法有氯化蒸馏法、氯化挥发法。GeO2既是制备金属锗的原料,又可用于电子工业、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为了得到金属锗,需要使用GeCl4进行水解反应。为了获得高纯的GeO2,常要求水解的水为电子级的水,水解原料为高纯GeCl4。在氯化、水解、还原法中,通过还原方式生成的金属锗是以GeO2为原料,氢气为还原剂来实现的。GeO2会首先被还原为GeO,进而还原为Ge。在温度为700℃时,GeO易挥发,因此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600-650℃。
目前,该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二氧化锗制备流程过长,需经过水解、过滤、清洗、煅烧、研磨、筛分等系列长流程工艺;制备过程存在材料转移,易引入新的杂质元素等。这些问题成为阻碍高纯材料制备的关键。使用该方法很难实现超高纯锗的制备,如何有效避免流程中杂质的出现,降低流程工艺的步骤是后续该方法的研究热点。
(2)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法是目前从锌锗浸出液中提取锗的主要方法之一。Kelex100是一种较为经典的萃取剂,但其稳定性较差,容易氧化分解,在萃取过程中易将锌锗浸出液中的铜和铁萃取出来。7815萃取剂能够有效从锌锗浸出液中萃取锗,在生产中被普遍运用,但由于本身黏度较大、易乳化,故需要加入改质剂和稀释剂来进行使用。N235作为胺类萃取剂,具有原料价格低、萃取率高的特性,与7815一样被广泛应用于锗的萃取中。
溶剂萃取法在锌锗浸出液提取锗的研究方向中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萃取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萃取剂对萃取的浓度、温度、酸度有较大要求;萃取剂黏度较大、容易乳化;萃取剂无法循环利用、成本高;制备流程长等问题。与国内现行的其他方法相比,存在较大的劣势。
(3)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法是将离子交换剂添加到锌锗浸出液中,使其与液体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从而达到提取锗的目的。该方法比较适合锗离子浓度大于1×10-5mol/L的溶液。其中,离子交换剂分为有机与无机两类。
离子交换法具有绿色环保、锗回收率高、选择性好、可以有效去除杂质离子、水溶性低、不容易发生乳化等优势,但由于离子交换剂价格昂贵、成本高、难以循环利用、工艺流程复杂等缺陷,使其难以在工业应用上进行大规模推广。
(4)中和沉淀:中和沉淀大致分为锌粉置换沉淀法、中和沉淀法以及单宁沉淀法。单宁沉淀法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法,与其他工艺相比,具有锗回收率高、绿色环保、反应迅速等优点。虽然单宁酸可以有效回收锗,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消耗的单宁酸的量巨大,极易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负担。其次,单宁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温度过高时,会与锗以及其他杂质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络合物。因此在用单宁法沉锗前,需要抑制副反应、去除杂质离子。如何在保持锗回收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宁酸用量是中和沉淀后续的研究重点。
(5)支撑液膜:支撑液膜(SLMs)是一种浸渍了溶剂萃取剂的多孔膜,溶剂提取剂通过毛细管力稳定在孔中。膜被夹在进料和条带溶液室之间,在那里萃取剂作为载体将目标物种从进料相转移到条带相。SLM的常见构型有两种:平板支撑液体膜(FSSLM)和中空纤维支撑液体膜(HFSLM)。
支撑液膜与离子交换法一样具有价格昂贵、成本高、难以循环利用等缺点,目前是实验室研究制备锗的主要方法。由于支撑液膜对锗有着近乎100%的萃取率,如何有效解决支撑液膜成本过高、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是未来支撑液膜法得以规模化发展的前提。
(6)固相吸附剂:固相吸附剂对锗元素缺乏高选择性和能力。传统的固相吸附剂有介孔二氧化硅、介孔碳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新型吸附剂有离子印迹聚合物(IIPs)和磁性纳米材料基吸附剂。与液相萃取相比,固相萃取具有能量输入低、部署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吸附剂可重用性高、提取高效、环保等优点,但固相吸附剂存在分离困难的缺点。目前在固相吸附剂领域关于锗的吸附研究较少。
处理含锗锌浸渣流程图(图源:X技术)
2、锗的火法冶金方法
锗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歧化法、合金法以及氯化铝熔炼法。我国制备金属锗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从含富锗的液相中加入碱,如碳酸钠、氢氧化钠,使锗转化为锗酸盐沉淀,再通过氯化蒸馏法得到四氯化锗;或加入锌粉发生置换反应;或通过氯化铝熔炼法;或通过合金法熔炼富锗粉煤灰,再通过氯化蒸馏法得到四氯化锗,之后再进行水解还原等步骤得到金属锗。
(1)歧化法:只适用于原料为二氯化锗、二碘化锗等GeX2物质(X为F、Cl、Br、I)。二氯化锗在1000℃时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四氯化锗和金属锗。
(2)化学气相沉积法:分为锗烷热分解制备锗和四氯化锗氢还原制备锗。锗烷具有热稳定性差的特点,在160-280℃时,会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氢气和锗。在350℃以上时会完全分解。当锗烷分解时,它会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锗金属膜,这层金属膜会对锗烷的分解产生很强的催化作用,加速锗烷后续的分解速度,但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将锗烷的分解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3)四氯化锗氢还原制备锗:是利用高纯氢气将四氯化锗蒸汽带入至还原炉内,从而使得反应更加稳定,反应过程中引入杂质的可能性更小。同时,省略了四氯化锗水解为二氯化锗的冗长步骤,减少了设备成本的投入。该方法目前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锗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一次转化率最高可达31.89%。这一方法主要是根据多晶硅的制备方法所提出的设想,目前已验证了可行性,后续将会成为锗制备研究领域的热点。
锗火法提炼装置(图源:X技术)
锗在AI时代的相关应用
1、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为AI算法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传统的硅基集成电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制造工艺逐渐逼近物理极限,性能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渐放缓。锗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电子在锗材料中能够迅速地进行移动,相较传统的硅基材料,锗能够实现更快的信号传输和信息处理速度。当锗被引入到芯片制造工艺中时,它能够显著改善晶体管的性能,使整个芯片运算效率的得以显著提升。此外,锗与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形成锗硅合金,这种材料不仅继承了硅的稳定性和成熟的制造工艺,还可以充分发挥锗的高电子迁移率特性,实现芯片性能的优化。例如,在先进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中,采用锗硅沟道可以有效降低电阻,提高电流驱动能力,从而使得AI处理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复杂的计算任务。
硅锗基片(图源:聚光赢创)
2、光电探测器
在AI系统中,对图像和光信号的精确感知与迅速反应处理,是实现高效智能决策的关键。光电探测器作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重要器件,其性能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感知能力。锗因其卓越的光电转换性能,在光电探测领域表现十分出色。与其他常见的光电材料相比,锗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灵敏度,这意味着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光信号做出响应并将其准确地转换为电信号,减少了信号的延迟和失真。在AI时代,机器视觉和自动驾驶需要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行实时、准确的感知。锗制成的光电探测器能够在低光照条件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能够及时捕捉到微弱的光信号。为AI系统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环境信息要素,大大提高图像识别的精度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
新型Ge—on—Si探测器面阵结构(图源:文献2)
3、医疗领域
尽管存在争议,但对于人类而言,有机锗是安全且有独特的生理活性与健康益处的,目前它也备受全球医药科学家们的重视及探索。这种化合物的构造包含三条含锗-氧连接链段,这使得它能为身体的每个部分供应大量的氧,以提升免疫力并消除毒素垃圾:同时也能延缓老化的过程并且有效地遏制癌症的发生等等关键功效。因此基于此种特质,该物质已被普遍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当中,包括作为处理血压过高、胆固醇含量偏高等情况下的调节手段、控制血糖、缓解骨骼肌肉疼痛、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适用于改善或预防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或者大脑血管堵塞等问题引发的中风。
小结
锗基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AI时代的应用潜力不可小觑。目前,由于锗的稀缺性和高昂价格,使得对于锗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发现锗更多的应用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志颖,陈凤阳,袁兴平,等.金属锗制备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高桢.锗硅探测器面阵暗电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
3、曾智,肖卓奇,王显彬,等.锗湿法冶金提取及应用进展[J].冶金与材料.
粉体圈整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