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智能手机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GaN、SiC,它们在电子迁移率、饱和漂移速率和禁带宽度等方面表现优异,使得这些材料的器件具备耐高压、耐高温、高功率和低损耗等优势。然而,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高效的散热系统。陶瓷基板因其优良的热导率和机械可靠性,成为电子行业散热系统的首选材料,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陶瓷基板
抛光技术在陶瓷基板的制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基板的最终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说可以显著改善基板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减少表面缺陷,有利于更密集的电路设计的能力,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控制基板的凸度(平整度)也极大地改善了照片掩模图案到基底表面的转移,从而允许更精细的线条和空间。
总之,先进的抛光技术是实现高性能陶瓷基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其在各类电子应用中的表现。以下本文将介绍几种陶瓷基板典型的抛光技术,大家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抛光技术分类
陶瓷基板的加工,一般都先从研磨开始,先去除陶瓷基板表面的缺陷,加工变质层和划痕,再利用抛光技术进一步去除研磨过程中造成的表面或亚表面损伤,得到更低粗糙度的平整表面。目前常见的陶瓷基板的抛光技术分为化学机械抛光、磨料流抛光、超声振动辅助磨料流抛光、电泳抛光、电解抛光以及磁流变抛光等。
1、化学机械抛光
化学机械抛光(CMP)可以有效降低传统抛光过程造成的亚表面损伤,获得纳米级的面精度和亚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由于其独特的化学腐蚀和机械去除协同工艺,是目前能够实现全局平坦化的抛光技术之一。
原理图以及划痕示意图
在CMP抛光过程中,抛光液与基板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软化基板的同时通过机械研磨将被软化的表面去除,因此很适合陶瓷基板的抛光、Al2O3、SiC、AlN等均会使用。例如,在抛光Al2O3基板时,使用硅溶胶抛光液会发生下图化学反应,生成物则会在机械磨抛过程中除去。这就意味着CMP过程更适用于可以发生界面反应且生成物硬度较低的陶瓷材料。
2、超声振动辅助磨料流抛光
超声波振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并广泛应用于硬脆性材料的加工。通过将超声振动和磨料流抛光技术相结合,利用超声振动系统把超声振动作用于磨料流,结合两者的动能完成抛光加工的一种新的复合抛光方式,被命名为超声振动辅助磨料流抛光(UVAFP)。
超声辅助磨料流抛光示意图
在超声振动作用下,磨料流对被加工工件表面的冲击作用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实现了被加工表面的高效抛光加工。且超声的引入有利于微气泡的形成与破灭,有助于材料的脱落,得到更为精确的抛光表面。有研究发现,抛光Al2O3基板时界面处Al2O3的应力随超声振幅的增加而快速变大,当振幅为4μm时,陶瓷基板表面粗糙度Ra达到最小值。
3、电泳抛光
电泳抛光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非接触的抛光方法之一,该技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
电泳抛光原理示意图
上方原理图中陶瓷工件端为负极,抛光头为正极时,抛光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抛光头聚集,形成一个柔性磨粒层,当陶瓷工件旋转时,磨料与工件间会发生摩擦和碰撞,进而达到抛光的目的。而当图中陶瓷工件为正极,抛光头为负极时,抛光粒子将在电场作用下向工件方向聚集,陶瓷工件和抛光头相对运动,抛光粒子对工件表面产生冲击碰撞,从而达到去除材料的目的。由于这种方法几乎对加工表面不产生机械加工常见的损伤,故最适合于功能陶瓷的超精密加工。
4、电解抛光
为了改善金属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降低金属表面的粗糙度,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电解抛光”。
电解抛光装置图
电解抛光利用电流和化学反应相组合,在电解液中以金属工件作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作为阴极,在两电极间加入电压,使阳极上的微凸起部分发生选择性溶解,降低表面粗糙度,生成光滑的表面。它具有设备简单低廉、操作简单快速、生产效率高,能够修整机械抛光无法抛到的凹陷处,增加工件的抗腐蚀性等优点。
5、等离子体辅助抛光
等离子体辅助抛光(PAP)技术是一种超低压力的干法抛光技术,它将化学改性和物理去除相结合,通过等离子体照射进行表面改性,借助软磨料的摩擦作用去除材料,打破了传统机械加工的局限,可以获得原子级平坦表面,不会造成亚表面损伤,能够获得平整度较好的表面质量,成功应用于多种难加工材料,如 SiC、AlN 等陶瓷材料。
PAP 加工示意图
6、磁流变抛光
磁流变抛光技术(MRF)是一种介于接触式抛光与非接触式抛光的一种抛光方法。磁流变液具有优异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未加磁场时流变特性与普通牛顿流体相似,当受到一定强度的磁场作用时,会产生明显的磁流变效应。在磁场中,发生流变的磁流变液流经工件与运动盘形成的小间隙时,会对接触部位的工件表面产生很大的剪切力,进而对工件产生切削抛光,使工件表面的材料被高效地去除。
磁流变抛光工作原理示意图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磁流变抛光技术具有加工面形精度高、加工过程易于控制、磨头无磨损、表面粗糙度小、表面损伤小、无亚表面损伤以及可精确控制力等优点,因此多应用于加工要求高的精密和超精密领域,最常应用于光学加工领域,特别适合中、小口径Φ50 mm以下光学元件的快速抛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
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抛光工艺,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陶瓷基板抛光技术必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新材料的引入、工艺的改进以及设备的升级,都将在未来持续推动着抛光技术的发展。
资料来源:
姚忠樱,常逸文,崔鸽,等.陶瓷基板抛光技术研究现状[J].陶瓷学报,2023,44(06):1093-1102.DOI:10.13957/j.cnki.tcxb.2023.06.004.
粉体圈整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