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焱教授:新能源电池材料粉体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2024-06-03 13:46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786
论坛 干燥 电池材料
导读:6月11-13日于广州日航酒店举办的“中国粉体工业百人论坛”,粉体圈邀请到了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流能粉体技术研究所创始人陈海焱先生前来演讲,他的报告《新能源电池材料粉体制备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全球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效、稳定的粉体制备工艺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但新能源电池材料粉体的制备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多个步骤和细致的控制,包括超细粉碎、分级、整形、干燥等工艺,直接影响粉体材料粒度分布、成品率、颗粒形貌等特性,随着行业的发展,节能降本、工艺更替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例如,超细粉碎是新能源电池材料粉体制备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将材料粉碎到超细颗粒,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性能。常见的超细粉碎工艺包括球磨法、气流磨法、机械冲击磨法和湿法超细粉碎。然而,当前的应用需求和市场对粉体材料的纯度、粒度、晶型结构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更高效、优化的粉碎技术势在必行。

如若您想了解更多新型超细粉碎工艺,在6月11-13日于广州日航酒店举办的“中国粉体工业百人论坛”,粉体圈邀请到了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流能粉体技术研究所创始人陈海焱先生前来演讲,他的报告《新能源电池材料粉体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将重点介绍蒸汽动能磨技术控制性粉碎技术的研究。

其中,蒸汽动能磨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超细粉碎技术,特别适用于高纯度和热敏性材料的粉碎;而对可控性粉碎技术的研究,也是新能源电池材料性能提升的关键。期待陈海焱教授在报告中分享的在新能源钠电池负极材料和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方面的经验,能为从业者提供新的工艺方法和思路。

关于报告人


陈海焱: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粉体工程与设备、固废处理与资源化、通风除尘与净化方向的研究与教学,主要以气体动力学、气(液)固两相流、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基础,重点开展粉体工程与设备、大宗固体废弃物低成本、规模化超细加工与高值化利用、通风除尘净化技术研发与环境安全的研究。已承担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及示范等项目二十余项;已获“利用窑炉余热制备超细矿物掺合料的方法”等专利10余项。已在《ES&T》、《Powder Technolo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环境工程学报》、《中国粉体技术》、《化工进展》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特别强化科学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应用,近十年,相关技术已在2000余家单位中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粉体工业百人论坛

作者:粉体工业百人论坛

总阅读量: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