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不好,也不影响锂电市场热情持续。今年以来,负极材料企业投扩建项目持续增多,新投产产能及扩建产能11万吨/年正在逐步释放。据隆众资讯调查,截至2019年Q3国内已有负极产能62.71万吨/年,在建及规划建设产能69.5万吨,多数在建产能将于2020-2021年落地,极有可能在未来会造成负极材料市场产能过剩。部分投产项目及其他已规划项目详情如下表:
省份 | 企业简称 | 新建产能 | 建设时间 | 投产时间 |
内蒙古 | 杉杉科技 | 一期4万吨 | 2018.4 | 2019.8 |
陕西 | 秦能锂电新材料 | 一期1万吨 | 2018.7 | 2019.8 |
内蒙古 | 环宇新材料 | 1万吨 | 2019.5 | 2021.11 |
青海 | 贵强新材料 | 3万吨 | 2019.8 | 2020年底 |
内蒙古 | 宝杰新能源 | 一期1万吨 | 2019.9 | 2020年底 |
(来源:隆众资讯)
受补贴红利消退影响,实际像电动汽车等行业的需求已逐渐下降,数码市场更是已趋于饱和。
虽然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但电池行业里支撑其快速发展的“顶梁柱”已不在高大,发展速度放缓。与此同时,电池技术的革新也将市场准入门槛提高,锂电池市场进入了调整期。
目前随着行业竞争压力增加,头部企业除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指标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正陆续将石墨化等高成本的生产环节布局到内蒙古等电费较低或有优惠政策的地区。而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小企业随着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局可能性大增,预计未来两年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资料来源:同花顺财经
粉体圈整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