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级硅微粉市场中,联瑞新材的占有率超过了60%以上?在连云港东海走访时,很多企业提到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时都提到了这个估值,这个数据虽然很难准确验证,但却是他们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的判断。而有幸与公司董事长李晓冬面对面的详谈并且参观了生产车间之后,带给了笔者更多的震撼和思考。
硬菜先上,最直观的就是走进车间的感触就是整洁。作为粉体生产车间,如果说比普通人家的客厅都要干净,这在行业内恐怕能做到的不能说没有也是屈指可数。除了收尘环保设备的投入,更多要归功于生产系统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所有设备也光洁如新,没有油污粉泥的覆盖,恐怕也只有近乎完美主义的偏执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联瑞新材料工厂布局
笔者看到的是全套生产设备运转,但几乎见不到忙碌的员工。只有在中控室的寥寥数人,也不过是监控运行参数为主。李总并未满足,他介绍下一步还将把包括粉体包装的环节也实现自动化,这个目标距离无人工厂也没有太多区别了吧!
在参观超细粉和球形粉车间之后,有一个细节从侧面反映出联瑞新材的成功之道。所有的产品无一例外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货架上,李总强调不仅如此,在产品包装和运输环节,公司规定必须完全做到全程不落地不污染,这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从中可知其对待客户的态度。
在问及联瑞新材未来的发展时,李总介绍除了在硅微粉的超细和球形化方面继续提高以外,公司目前正着手进行包括特种陶瓷行业在内的材料跨界拓展,利用现有粉体加工技术力量,瞄准上升市场中的高附加值产品。
笔者曾遇到很多中小粉体企业提出的问题,面对无论自然淘汰还是合并组合的大势,该如何生存和发展?无论大环境不好,还是环保重压,必然要进行的产业升级实质又是什么?李总认为核心在于正确的定位自己,做好管理。而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做好,以此让客户放心满意。可见这个答案的核心思想,即把软实力放在了硬实力之上,管理能力的提升还要重于设备力量的提升。
所以这个答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你的粉体无所谓高端还是低端,你所面对的市场认可和信任就是成功。这样的升级大家以为如何呢?
(粉体圈 作者:启东)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