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近日成功自主研制出,直径4.03米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坯。据称,将其应用于望远镜或卫星上成像,分辨率可达哈勃望远镜的3倍。
“假如将哈勃望远镜对准地球,勉强能够看到餐桌上的碟子;但如果换成4米口径的反射镜,其分辨率将提高3倍,完全可以数出餐盘内的面包数量。”长春光机所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实验室主任张舸说。这个用6年时间成功研制出4米口径碳化硅镜坯,可直接应用于可见光波段,并且整个制作流程使用的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工艺及装备,实现我国在关键科学技术上的“非对称赶超”。
碳化硅材料是目前国际光学界公认的高性能反射镜材料。然而,大口径复杂形状碳化硅反射镜坯的制造难度极大,特别是镜体的无约束形变和温场精确控制等技术,是世界公认难题。目前的公开报道中,由法国研制的世界最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坯为3.5米,但它仅能应用于远红外波段(人眼无法对其成像直接观测);应用于可见光波段(人眼可直接观测)的反射镜最大口径仅为1.5米。
正是由于此前我国在大口径反射镜材料研制上一直落后于欧美国家,所以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反转,随着我国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技术继续发展,这一技术将在空间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粉体圈·启东
参考来源:新华社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