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考察纪实】走进司马化工:陶瓷背后的“隐形功臣”

发布时间 | 2025-10-08 10:46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79
干燥 碳化硅 氮化硅 氮化铝 氧化硅 氧化锆 氧化铝
导读:9月29日,中国粉体行业企业家代表团一行走进了位于德国莱茵河畔、拥有逾130年历史的化工助剂公司——司马化工集团(Zschimmer & Schwarz)总部。

9月29日,中国粉体行业企业家代表团一行走进了位于德国莱茵河畔、拥有逾130年历史的化工助剂公司——司马化工集团(Zschimmer & Schwarz)总部。当天由集团全球陶瓷助剂业务负责人 Bastian Rudersdorf 先生接待,他向考察团介绍了集团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与经营理念。随后,陶瓷助剂技术负责人Christoph Westbomke先生对陶瓷助剂在成型与应用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讲解。

百年企业的全球布局

司马化工集团成立于1894年,起源于德国开姆尼茨,由两位创始人共同建立。最初仅作为一家贸易公司存在,直到1909年开始真正的生产。1959年因战后变故迁至莱茵斯坦,并建设了新的工厂,自此成为集团新的发展起点。

从1970年至2019年,集团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业务遍布全球。2019年庆祝建厂125周年,2020年完成集团重组,2021年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项目,2023年迎来新管理团队,2024年举行130周年庆典,2025年又在泰国新设全资子公司。

截至2024年,司马化工集团的全球营业额达到6.45亿欧元,员工总数约1600人,在五大洲16个国家设有27个基地。其中,过程化学品约占营业额的40%,性能化学品占比接近60%。主要业务涵盖皮革、纺织、陶瓷、个人护理、清洁、润滑剂等多个行业。

陶瓷助剂:不可或缺的“隐形功臣”

在陶瓷产业中,司马化工并不直接生产陶瓷,而是为陶瓷制造提供关键助剂,这些助剂在制浆、造粒、成型、烧结等工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Westbomke先生强调在陶瓷成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适的添加剂,陶瓷很难获得理想的形状与性能。

目前,司马化工的陶瓷助剂广泛应用于金属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先进陶瓷体系,典型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氮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碳化钛等。这些助剂在技术陶瓷应用最广泛的两个市场——德国与中国,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司马化工的陶瓷助剂涵盖多个类别:

l  分散剂:降低喷雾干燥水用量,降低能耗;

l  消泡剂:通过表面活性作用刺破气泡,避免缺陷产生;

l  稳定剂:保持浆料的稳定性,不容易沉淀和分层;

l  临时粘合剂:提高坯体生坯的强度,不容易磨损开裂;

l  助压润滑剂:降低压制过程中的内应力,减少裂纹产生;

l  脱模剂:提升制品在脱模环节的顺畅度,减少缺陷率;

l  增塑剂:改善陶瓷坯体的柔韧性,便于复杂形状成型。

加入助压润滑剂便可有效改善陶瓷层裂现象

司马化工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在陶瓷助剂业务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在中国市场,销售表现最好的助剂前三类分别是:临时粘合剂、助压润滑剂和脱模剂,其中OPTAPIX PAF 35、OPTAPIX AC 112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企业。

技术团队结合挤压成型干压成型两种典型工艺,介绍了客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坯体开裂、成型不均匀、脱模缺陷等,并播放了演示视频,直观呈现了添加剂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可以看出,司马化工的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陶瓷制品的成型稳定性,还帮助客户提高了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德国总部陶瓷实验室:从模拟实操到性能验证

在介绍之后,考察团还参观了司马化工的陶瓷实验室。这里不仅配备了完善的陶瓷成型设备,还拥有一整套性能检测仪器,可实现原料粒径分布、浆料流变性能、陶瓷抗压强度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测试。

实验室中的成型设备

参观中了解到,几乎所有主流陶瓷成型工艺都可以在实验室内得到模拟与验证。意味着助剂配方在交付前已完成多轮接近真实生产条件的测试,让客户在实际生产中少走许多弯路。这也是司马化工能够长期稳定服务全球高端陶瓷客户的重要保障。

结语

从1894年走到今天,司马化工始终以高标准和高质量来服务客户,追求可持久性的发展并持续创新。在讲座的最后,Westbomke 博士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道出了司马化工长期坚持的企业精神。

通过此次走访,中国考察团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司马化工的历史与战略布局,更直观感受到了陶瓷助剂在技术环节中的重要价值。作为百年化工企业,司马化工将继续以其在化学助剂领域的深厚积淀,推动全球陶瓷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粉体圈海外考察团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