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毛博士:纳米金属粉体的生产及其高端电子元器件上的应用(报告)

发布时间 | 2025-08-08 14:18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32
MLCC 论坛 纳米材料
导读:在即将于2025年9月25-26日在苏州举办的“2025全国纳米金属粉体/浆料制备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安徽超晶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李小毛博士将发表专题报告,题为《纳米金属粉体的生...

在以高性能、多功能为导向的材料升级浪潮中,纳米金属粉体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强,成为推动材料性能跃迁的关键力量。无论是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器件制造,还是功能性涂层、抗菌防护等领域,纳米金属粉体都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产业价值。

如在粉末冶金领域,其优异的烧结性能可有效提升制件的致密度与强度;在金属3D打印领域,纳米金属及合金粉能带来了更高性能、更复杂结构与更精细功能的可能性;在电子浆料领域,纳米镍粉已成为MLCC等关键电子元件的重要基础材料;此外,纳米金属粉体,尤其是纳米银粉体在抗菌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纳米金属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蒸发法、化学气相还原、电爆法、高温等离子气化法以及湿化学法等。上述工艺各具特点,既覆盖了高纯度实验室级别的研究需求,也满足了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技术路径。

在即将于2025年9月25-26日在苏州举办的“2025全国纳米金属粉体/浆料制备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安徽超晶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李小毛博士将发表专题报告,题为《纳米金属粉体的生产及其高端电子元器件上的应用》。报告将系统介绍当前几种主流制备技术,并重点分享其所在企业在“湿法化学还原法”方面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成果。


湿化学法制备的纳米金属镍粉

此外,李博士还将围绕纳米金属粉体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深入讲解,并进一步拓展至其在粉末冶金、3D打印、抗菌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通过结合真实案例,李博士将系统展示纳米金属粉体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优势、技术价值与应用成果,值得期待!

关于报告人

李小毛博士

李小毛博士,德国萨尔兰大学物理学博士,正高职称,现任安徽超晶格新材料科技公司技术顾问,国家特聘专家、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曾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系,后赴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及萨尔兰大学从事纳米材料研究,深耕纳米金属、半导体及功能氧化物的规模化制备与性能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SFB277等多个项目。回国后,长期担任多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推动纳米铜、纳米镍粉等产品的产业化,拥有多项核心发明专利。其参与研发的纳米材料曾用于癌症靶向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两度荣获“春晖杯”创新创业一等奖。目前其所在企业已建成年产120吨的纳米铜、纳米镍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和抗菌等领域。

 

苏州纳米金属粉体论坛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