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的迅速增加,不可避免的在一些省份开始出现了弃光限电的现象,弃光限电愈演愈烈将加速光伏产业链进行调整。
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中国甘肃、内蒙、新疆、青海、宁夏、西藏、云南、陕西8个省份的光伏电站正面临着弃光限电问题,全国平均弃光率达14%,最高地区甘肃省弃光率达到40.2%。尽管各省弃光限电具体原因不一,但核心原因还是受当地消纳能力不强、电网建设滞后、外送输电通道容量有限等因素。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曾表示,要加强电源与电网统筹规划,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换个角度来说,配额制是解决当务之急的应急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弃光问题,必须网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输出的稳定性;同时从关注发电侧转为对储能的关注,以此来持续的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
解决技术难题就要找到问题源头,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对电网影响较大。不但每个接入点电压变化范围变大、接入点之间的电压增大,而且母线电压波动幅度也增大。目前特斯拉等为代表的行业巨头纷纷研发生产储能电池产品,对于解决这个难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产业链虽然并不是闭合的恒量系统,但开放增容速度放缓的节点则会有类似效果产生。弃光限电既然导致了光伏上游产业受到压迫,必然也会带来储能市场焕发活力。
相关阅读:
(粉体圈 作者:启东)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