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粉体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详解利好,碳化硅微粉复苏,仍须回归理性
2015年03月24日 发布 分类:行业要闻 点击量:5206
觉得文章不错?分享到:

2010年之前,中国光伏产品,供应整个全球市场,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磨料企业迎来历史最好机遇。光伏贸易商,大量囤积光伏产品,整个市场泡沫呈现。直到欧盟、北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制裁,光伏产业链瞬间崩溃,很过光伏企业胎死腹中,磨料行业哀鸿遍野。

 

供应虽大,主要针对的是国外市场,国内光伏发电起步晚,应用基数少。近年来虽然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但由于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德国等欧美国家光伏发电负增长等因素在内,市场仍处于消化不良的状态。生存环境既然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河南碳化硅厂家向新疆等地转移,通过更加接近原材料产地,电价洼地来节约成本。

 

碳化硅企业枯苗望雨之际,任何利好都可能会被过度解读。2015年中国光伏行业规划新增容量为17.8吉瓦,而上一年中国实际完成的装机量为10.6吉瓦,这意味着年度增长率达到70%。可同时,也应注意到另一件事,2014年,根据能源局最初规划当年装机量为14吉瓦。但在上半年仅完成3.3吉瓦之后,果断将目标下调为10吉瓦,并最终实现10.6吉瓦。

 

也就是说,和规划相比,实际完成度为75%。2014年最初14吉瓦规划中,地面电站为6吉瓦,分布式为8吉瓦,实际装机地面电站8.55吉瓦,分布式2.05吉瓦,最终只完成了26%。

 

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限制了分布式光伏的增长呢?地面电站是否高枕无忧,不必担心呢?问题是否可以解决,又该如何解决呢?粉体圈经过多方考证,对专家意见进行咨询,相关内容整理如下四个方面以供碳化硅企业参考:

 

一、技术制约

 

对运营方来说,其一,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对电网影响较大不但每个接入点电压变化范围变大、接入点之间的电压增大,而且母线电压波动幅度也增大。其二,由于分布式光伏点多面广,如按常规接入方式管理,调度的投资、人员的需求都会大大增加如果全部以专网形式接入,则通讯投资巨大,且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支持如此巨大数量的投入。


对用户来说,设计和应用上,需要考虑安全和无人值守的特点。可能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三种:一是新增加的发电设备和线路对人或家畜的安全事故隐患;二是周边环境里存在的一些随机因素引起的露天发电设备的火灾隐患;三是大功率发电设备对周围原有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隐患。关于无人值守,说近一点,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无论大小、表现形式、诱因,都直接归结到售后现场服务环节;说远一点,电站是否处于最佳运营发电状态,能否及时排除设备隐患、避免问题扩大,都将是电站运营方必须考虑的问题。


粉体圈认为,催生的事物总是伴随问题,循序渐进才有更大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制订随着行业推进的进程,必然更加的合理和规范,行业安装、应用方面的标准可以参考如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引进相关技术。政策的落实一定是细节到位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一纸文书就能解决得了。

 

二、补贴制约


审批的行政流程顺畅,补贴的落实周期缩短。做到以上两点,是目前市场繁荣的基础。关于流程方面,业内广为人知的“光伏发电第一人”叫板发改委的事,可以从侧面反应一二。大概就是讲一个较真的用户任凯想要给自己家里装上太阳能发电系统,并且根据相关政策进行各种争取,拿到了补贴的事。想了解详细过程的,请查阅相关内容,或者进行脑补。情况就是,自然人为投资主体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由于在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的问题尚不能解决,因此目前各地电网公司只能采取预先垫付脱硫煤电价和分布式补贴,待补开发票之后另行支付另一半增值税的方式。

 

粉体圈认为,相信无论是政策还是用户的推动下,调整政策将6MW以下的分布式项目改为备案制,虽然目前并无确切文件说明,但这一天也为期不远了。

 

关于落实方面,与流程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困难重重。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累计已超过140亿元。补贴迟迟拿不到手,极大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之后其负作用进一步向上游设备供应商蔓延,形成了困扰整个风电和光伏产业的三角债难题。究其原因,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与产业发展规模缺乏有效的关联性,导致征收资金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这再次证明了,规划落实需要的是相关部门的配合,是相关政策细则的制订。

 

粉体圈认为,由财政部加强对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的监管,严格执行“按季预拨,年终清算”的规定,确保补助资金能够按时足额到位。在目前来说,这才是诚意,相关企业的观望也多集中在此。

 

三、收益制约


其实,正是由此才引发了补贴。当项目确实有利可图的时候,市场的培育可以说事半功倍,不仅不需要补贴,即使限制都不能阻挡资本对金钱的追逐。归纳起来无非三点:首先,相对地面电站依据日照、电价补贴等关键数据,即可相对准确计算出的发电量、回报率,分布式光伏却存在着峰谷平电价间、自发自用与余电上网间的诸多变量,致使其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其二,屋顶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可能归属不同家,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三方关系难以协调;同时,25年内(光伏组件商质量承诺期),业主需拆除建筑物或转让他人等不确定因素,都可能直接引发项目产权的风险,因为屋顶毕竟不同于土地。其三,工厂作为终端用户会否发生停工歇业,转产或厂房转让后下一个用户是否能维持同样的用电水平,都会影响项目未来的盈利。

 

粉体圈认为,治标不如治本,既然补贴问题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换个角度考虑,三个方向呼之欲出:首先,合理计算办法来透明化投资收益;其次,出台规定平抑各方利益来减少甚至免除成本风险;第三,推动技术创新,扶持储能配套来引导和支持用户主动参与再生能源利用。前两个相对简单,难点恰恰又涉及到了技术应用。储能系统,将提升光伏发电的电能质量,为负荷及电网提供平稳电力;也可将白天的光伏发电存储起来供晚上使用,利用补助政策和不同时段用电价差,在发电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优化的投资收益。现阶段储能系统还没有被推广,主要是储能电池的成本太高。在国内储能系统也是多以实验或示范性质出现在大型光伏和风电电场。当然,说话确实容易,世事尤其艰难。具体所付出的代价和解决问题之间的详细对比,还要相关专业人士的计算和推断。

 

四、地方制约


终于要说起地面电站的问题了,去年虽说超额完成了本职工作,可面对今年的重担,如果分布式光伏不能解决自身问题,它是否还能力挽狂澜?据了解,在甘肃、内蒙、宁夏等新能源大省,地方林业部门、草原管理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向光伏电站开发商征收费用的乱象,相对应的费用种类繁多,多以“植被复原费”、“土地复垦费”、“林地复原费”收取。相对于按年缴纳费用的土地使用税来说,前面这些都是毛毛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各地土地使用税率标准为每平米0.6元到12元不等。以100兆瓦电站为例,每年土地使用税最高可达3000万,令不少看好光伏电站前景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这对国家光伏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严重打击。


相关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和限制上产生了矛盾,这应该不是个案,参考其他处理方案是最大的可能。至于解决办法,这不是粉体圈可以置喙的,恐怕只能说一句:税,收还是不收,这是个问题。

 

以上,除了客观的列举事实,并就光伏增长规划方面问题的产生以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粗浅分析,涉及碳化硅复苏,考虑面仍嫌狭窄和不足。国内光伏发电的爆发增长,一定会改善光伏碳化硅企业的生存环境,具体拉动效应虽然不够明显,但70%的光伏发电增长规划,仍然让2015值得期待。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
 

粉体求购:

设备求购:

寻求帮助:

合作投稿:

粉体技术:

关注粉体圈

了解粉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