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材料作为目前比容量最高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三元材料中,Ni一般为+2和+3混合价态,Co为+3价,Mn为+4价,充电过程中,Ni2+先氧化成Ni3+,Ni3+再氧化为Ni4+,且这个过程优先于Co3+的氧化,Mn4+主要是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也就是说相同充电范围内,Ni含量越多,转移电子也就越多,释放的容量越多。为了极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电动汽车实现更高的里程,高镍三元(≥80%)成为发展趋势。同时,由于不可再生的Co资源全球稀缺,价格波动且昂贵,因此高镍无钴正极材料成为当前最新研究热点。
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布局无钴体系电池
高镍无钴技术路线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几种常见的无钴技术路线主要是采用LNO体相掺杂、高镍三元(NCA或NMC)去Co的策略,以及在高镍三元核壳和单晶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去Co变化的方案。
1.LNO(镍酸锂)体相掺杂
LNO 正极材料由于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过快,热稳定性差以及表面残锂多等缺点,以致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如今为了获得高能量和更低成本的电池,LNO又重新获得关注。镍基材料随着Ni浓度的增加,其不可逆转的结构变化、热不稳定性、力学性能差等问题突出,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因此降低 LNO中Ni的含量是一个基本出发点。而Ni位掺杂则是降低Ni的含量的一个主要手段,其中主要包括Al、Zr、W等金属元素单掺杂和Mg/Ti、Mg/Cu、Mg/Mn等双掺杂。
纯LNO材料的不足
(1)单掺杂
单掺杂剂取代Ni位是降低镍含量最常用的掺杂方法,例如掺杂W、Al、Zr等元素能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提高其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双掺杂
双掺杂剂也能通过取代 Ni位来降低LNO材料中的Ni含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LNO的不可逆容量,提高循环稳定性。
LiNiO2体相掺杂的高镍无钴材料与LiNiO2的电化学性能对比
2.高镍三元去Co
高镍无钴正极材料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高镍三元去Co”,该策略来源于当前主流高镍三元NCM和NCA正极材料,基本做法是替代或直接去掉三元正极材料中 Co元素并提高Ni的含量,这样可在不破坏结构和安全性能的优势下消除Co,同时提高容量。
目前该路线有不少企业在暗暗布局,发布相关技术储备消息。特斯拉电池专家Jeff Dahn认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清楚地表明镍含量高的NCA中需要钴,Al、Mn或Mg等元素对于结构稳定性和热安全性等同样具有改善作用。其团队给出的数据也表明,掺杂Mg和Al的无钴高镍材料安全性好于高镍含钴材料,因此其结论是,在NCA类型的高镍(Ni>90%)材料中,钴的作用很小或几乎没有。
NCA材料的去钴性能对比
蜂巢能源同样认为无钴可行,其思路是,在常规含钴正极基础上去除钴元素后,离子电导率虽然有所降低,但通过无钴材料本身、电化学体系和电池包的合理设计,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是可行的。
3.其他研究方向
除上述方向外,也有少量工作研究了无钴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该类材料是由高镍含量的内核和高稳定外壳组合而成,此结构设计可以成为平衡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的有效策略。
Ni(OH)2核和Ni0.8Mn0.2(OH)2壳结构无钴核-壳前驱体
与多晶态正极材料相比,单晶材料在力学、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等方面优势更明显,因此也是科研人员的一个研究方向。
当前的挑战
高镍无钴层状正极材料在容量、成本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如何应对提高镍、去除钴后的副作用
在三元材料中,过渡金属元素协同效力,Ni作为活性物质提供容量,Mn作为非活性金属主要起到稳定反应提高安全性的作用,而Co主要起到抑制阳离子混排从而稳定材料层状结构的作用。当 Ni含量提高时,Ni2+更易占据Li+的位置,加剧阳离子混排。因此,没有了Co的抑制作用后,高镍无钴材料中阳离子混排导致Li+扩散系数降低,使得材料倍率性能下降,同时减少了参与充放电循环的Li+
的数量,导致材料比容量的降低等一系列副作用将如何应对,是高镍无钴材料面临的挑战之一。
2.如何攻破层状材料固有的首次库仑效率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所有的层状正极材料中首次脱锂容量的12%~30%无法再次嵌入到材料之中,这些不可逆容量的损失使得首次库仑效率总是比其他正极材料的低。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高镍无钴材料必然是层状结构,所以必定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的问题,如何攻破将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3.元素最佳配比有待探索
无论是LNO体相掺杂还是高镍三元去Co,目前对所得到高镍无钴正极材料的元素组分研究纷杂,探索出最佳的元素配比,保证正极材料发挥优良的综合性能还任重道远。
参考来源:
1.高镍无钴层状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席儒恒、李园园、张建茹、蓝兹炜、张彩虹(电源技术);
2.高镍正极材料中钴元素的替代方案及其合成工艺优化,吴锋、李晴、陈来(物理化学学报);
3.Cobalt-Free Core-Shell Structure with High Specific Capacity and Long Cycle Life as an Alternative to Li[Ni0.8Mn0.1Co0.1]O2,J. R. Dahn等(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粉体圈小吉
本文为粉体圈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复制本文内容,否则本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