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常见的家庭用品和设备上都涂有可以提高性能的涂层,如炊具上薄薄的特氟龙涂层就有助于防止食物粘在表面。虽然这些高性能陶瓷涂层在电子产品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高附着力的涂层往往很难在室温下进行制备。不过现在,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美国化学会应用电子材料》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在玻璃和塑料(或其他表面上)上涂上一层薄薄的多孔陶瓷涂层,与目前的工艺相比,这种制作方法不仅过程简单明了而且材料廉价,陶瓷的气体传感性能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据悉,研究人员所研发的陶瓷涂层是多孔二氧化钛涂层。资深作者Tohru Sugahara解释说:“二氧化钛既便宜又丰富,并且在气体传感方面有许多应用。而多孔膜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与相应的无孔膜相比,能在较低浓度下检测气体分析物。”
研究人员使用的是旋涂法,仅需一步就可以在玻璃或塑料表面上沉积大约1微米厚的多孔二氧化钛薄膜,然后他们测试了两种方法来将薄膜牢固地粘附在表面上:玻璃的高温烧结和塑料的高强度光烧结,这两种方法都保留了纳米级的孔,并且陶瓷膜能很强地粘附在基底上。
与钛基无孔气体传感器相比,高温烧结制备的陶瓷薄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说它的气体检测速度很快,”Sugahara说“响应时间(传感器获得最佳响应所需的时间)约为1秒,而其他传感器需要好几分钟。”
研究人员设想了这种经济、简单的多孔陶瓷涂层的许多应用。例如,病毒可被捕获在孔中。一旦被捕获,便可以通过用紫外线或可见光照射胶片来破坏病毒,而不会损坏胶片。另一个应用是增白剂,因为多孔膜可散射大量的紫外线和可见光。
资料来源:大阪大学
粉体圈 Coco编译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