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又过去了,对于2014的氮化硅行业来讲与年初的预期相差甚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市场?社会需求?大环境?等都是事实。但我还要问一个问题:中国氮化硅行业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了吗?
中国有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归根结底,国内的氮化硅行业在国际上还没有硬起来,尤其是氮化硅粉体更是如此。
可以这样讲:氮化硅陶瓷在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粉体的质量是制约行业发展是行业的共识。
问题出在了哪里?最重要原因是国内没有相关标准,使厂家不明确质量方向。还有就是出现在理念和对粉体的宏观把握之上。从理念上讲,研究总体参数配合的少;追求合成、研磨技术专题的多。从对氮化硅粉体的宏观把握上讲:原料和粉体的质量关系还把握的不细致;工艺上不是特别明确细节的掌控。
造成的问题是:
1、 烧成的粉体杂质含量难以控制。
2、 粒度和氧、铁、铝等含量的比例不好把握。
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 将金属硅粉的原料纯度和所购的粉体相提并论,让很多企业蒙在鼓里,以为这是同一概念。
2、 一般金属硅粉工艺中,粒度变细的同时,杂质含量会成几何比例增加认识不明确。
3、 常压氮化硅粉体合成炉内,由于使用铝耐材没有规划好氮气运行气路,铝杂质含量超标。
4、 氮化硅粉体研磨工艺是更主要的问题,粒度不达标。
我认为2015发展方向是:
1、 多晶硅铸锭炉脱模剂用高纯粉体仍是努力的目标。杂质含量达到发达国家标准。
2、 低氧氮化硅粉体需求量很大,是发展的重点。
3、 氮化硅粉体原料前驱体将要引起粉体合成厂家的重视。
4、 常压氮化法的气路将有所改进,以减少氮化硅粉体中的铝含量。
5、 干法亚微米粉体研磨技术将进入行业内。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