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直击:从有机硅大涨说起,原材料已至临界点!

发布时间 | 2017-10-13 14:39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4595
钛白粉 氧化硅 氧化锆 氧化铝
导读:

日前,全球有机硅行业的老大和老二,道康宁和瓦克化学分别上调产品价格,其上涨逻辑也无外乎是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提升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后果无疑将给众多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影响。就以上情况,笔者特邀涌奇材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姜文进行一番分析,凭借他20余年的从业经历和人生智慧,相信可以令你我受益匪浅。

 


聚硅氧烷目前占据有机硅主流产品85-90%份额

 

 

道康宁(Dow Corning)2017年1015日起,主要有机硅产品实施价格上调,上调幅度为10%-15%。

 

瓦克化学WACKER)2017年11月1日起,上调有机硅聚合物、硅油及其他生产阶段的有机硅产品的价格此次价格上调也涉及到部分气相二氧化硅产品根据产品系列、地区和业务领域的不同,只要现有客户合同允许,价格提升幅度最高可达25%。(只要客户允许!?这个措辞很值得玩味)

 

姜文:此次提价,主因还在于中国企业的带动。

 

前因

当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消费国,因有机硅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有机硅产品国内市场空间广大,产品广泛用于润滑油、建筑材料、纺织材料、军工和航天等领域,强劲的需求也拉动了国内产能的不断释放。但是……

 

首先,环保。这必然会带来一部分产能关停,导致部分供需失衡,但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阶段,影响大却不应该这么大。

 

其次,垄断。包括有机硅在内,目前非常多的上游原材料企业联合提价几乎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尤其是集中度高的行业更是容易达成“他好,你好,我也好”的价格联盟。

 

最后,炒作。今年的楼市和股市都不给力,众多游资纷纷涌向更快来钱的地方。比如此前我们经历过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等是一样道理。这次中招的正是化工原材料,无论有没有受影响,无论受了多大影响,无论产能是否过剩,囤积居奇的套路万变不离其宗。

 

国内有机硅产品的价格是低于道康宁和瓦克化学的,但这番猛涨已经打破了行业规则,这在行业巨头来看是不合理的,道康宁和瓦克化学的涨价更多是为了维持地位,并且能顺便渔利何乐而不为呢?

 

后果

姜总回顾了2005年的类似一波情景,同样的原材料全面涨价,其最终的结果是下游罢工。利益分配的极度挤压,导致下游方不仅是利润甚至是生存延续都受到了威胁,这就有了无人接盘的发生。目前,钛白粉企业挤压涂企,石化塑料挤压全行业,氯氧化锆挤压氧化锆,氧化铝挤压陶瓷和建材,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在有机硅行当来说,已达临界。

 

 

 

下游罢工的结果就会带来炒作崩盘,更有甚者,游资进入价格高位运行的行业新增产能有待释放,这就会令原材料价格在未来持续下行和低位徘徊。一场类似农民起义一般的风风火火最终走向灰飞烟灭,这才算完成一次轮回。

 

编后感

最后,衷心祝愿广大下游企业挺过这轮周期,同时也希望原材料上游在大潮退去之后留下那些有技术实力,并且有责任担当的真正龙头。毕竟游资来了又去,算不上真本事,这个方面国内企业要向跨国集团更多的学习。

 

粉体圈 作者:启东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