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智造:纳米库尔特粒度仪,让15nm颗粒参数“看得见”

发布时间 | 2025-08-27 10:21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12
论坛 粒度仪
导读:瑞芯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展商亮相 2025 全国纳米金属粉体/浆料制备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2025.9.25–26,苏州)。

粒径分布与分散状态,往往决定着纳米金属粉体和浆料的性能与应用效果。无论是电极浆料的稳定性,还是涂层材料的均匀性,甚至少量粗大颗粒的存在,都可能影响工艺良率与终端器件寿命。因此,如何在纳米尺度上精准把控颗粒参数,是产业和科研关注的焦点。

库尔特法原理与传统局限

库尔特法(电阻脉冲感应,RPS)是一种经典的单颗粒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在电解质液体中的芯片孔两侧有两枚电极,当加上电压,电流通过小孔时,小孔周边会产生一个“电感应区”,随着每个颗粒通过小孔,颗粒会置换出对等体积的导电液体,瞬间增加了该电感应区的电阻形成一个电位脉冲,仪器通过对电脉冲的准确测量分析,可以得到颗粒的粒径、浓度、zeta电位等多维度数据。


这一原理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应用历史,被广泛用于细胞计数和颗粒分析。传统库尔特仪器的测试范围多集中在0.5μm至数百微米,虽然在特定条件下可接近200nm,但受限于孔径加工精度、噪声控制和电化学效应等因素,其结果往往缺乏稳定性,因此始终难以真正进入纳米尺度的常规应用。

瑞芯智造的创新

瑞芯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NanoCoulter™ 纳米库尔特粒度仪,通过光刻固态纳米孔芯片与pA级(皮安级)的电流检测灵敏度等关键技术,突破了传统库尔特法的瓶颈,将检测下限推进至15nm起始尺寸,粒径分辨率可达1nm,性能媲美电镜。

纳米库尔特粒度仪

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具备如下显著特征:

真实可靠:单颗粒逐一检测,不依赖数学拟合;

适用性强:不受颜色、透明度、折射率等光学性质干扰,可用于金属颗粒、炭黑等复杂体系;

高分辨率:可捕捉团聚、沉降等细微变化,对多分散样本尤为适合;

避免遮挡效应:在光学检测中,大颗粒往往会遮挡小颗粒的散射信号,而电学方法逐一检测每个颗粒,不存在这种干扰;

多维度输出:一次测试即可获得粒径、浓度、单颗粒Zeta电位等关键参数。

面向产业的应用价值

在电子浆料、光伏银浆、新能源电池、功能涂层等场景中,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展现出直接价值:

电子浆料:识别少量粗颗粒,减少喷墨堵塞与线路缺陷。

光伏与电池电极:联合监控分散状态+Zeta 电位(界面电性),提升循环寿命与稳定性。

涂层与陶瓷:保障粒径一致性与分布稳定性,提升涂层致密度与均匀性。

凭借一次检测可获取多参数,纳米库尔特粒度仪既是光学与电镜的互补手段,也为研发与质控提供更真实、可操作的数据。这使其在纳米金属粉体/浆料的开发过程中,成为连接科研与产业的重要工具。

论坛亮相,值得期待

瑞芯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展商亮相 2025 全国纳米金属粉体/浆料制备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2025.9.25–26,苏州)。本次展出的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可实现单颗粒级检测,并具备高精度数据输出,已在科学研究、生产品控、临床诊断和医药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瑞芯智造已服务数百家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与医疗单位。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纳米颗粒研究需求的释放,纳米库尔特粒度仪的应用空间将持续扩大,为纳米尺度下的精准科学与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关注纳米金属粉体与浆料检测的科研与产业界人士而言,这将是一场近距离了解前沿检测技术、展开互动交流的绝佳机会。


粉体圈 Alpha

作者:Alpha

总阅读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