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1:从周济院士的建议看国内无源电子元件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 2021-02-01 13:55 分类 | 行业要闻 点击量 | 1333
MLCC 论坛
导读: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济及其团队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片式电感器材料的研发,发展出高性能片式电感器用铁氧体材料,大幅拓展了片式电感器的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济及其团队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片式电感器材料的研发,发展出高性能片式电感器用铁氧体材料,大幅拓展了片式电感器的感量和频率范围;同时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封锁和垄断,为我国片式电感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赢得了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济(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我们的初步成果一发表,国外就向中国解禁了材料;随着我们工作的进行,他们又一步步降价;最终我们做出了比他们更好的材料,使我们国家这个产业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优势。”这段描述几乎是我国包括电子元件在内等诸多领域发展进程的写照。

2007

早在2007年的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排名暨峰会论坛上,周济教授建议,针对无源电子元件(被动元件)高端产品和无源集成的关键技术问题,应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能促进量大面广的无源元件产品升级换代的核心材料,包括高性能介电陶瓷材料及相关元件、高性能微波陶瓷介质材料、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高性能敏感陶瓷材料。

其次,具有共性的关键元件工艺技术,主要在于对MLCC技术的研究,包括陶瓷前驱体粉料的超细加工制备工艺、高稳定低黏度流延浆料技术(粉体颗粒度<100nm)、精密流延技术、精密印刷技术、纳米-亚微米晶陶瓷烧结技术、高精度封端技术、精密无铅三层电镀技术等。

最后,则是高附加值的高端集成模块产品,包括高集成度无源集成模块的模拟、仿真与设计方法、无源集成模块与新型微波元件的测试技术、无源集成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等。

被动元件包括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滤波器、天线、变压器等。

2021

1月28日中国电子报刊发的我为“十四五”建言版块,周济院士最新提出建议制定出台国家无源电子元器件发展战略。

一是将无源元器件纳入“十四五”计划的重中之重。与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相比,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无源元器件的重视程度一直较低,导致相关产业的发展环境远不及集成电路。建议“十四五”制定出台国家无源元器件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无源电子元器件扶持力度,将国家培育扶植集成电路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延伸到无源电子元器件行业。

二是启动无源电子元器件科技专项。无源元器件的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融合了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加工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无源元器件技术研发,建议“十四五”期间及时启动面向无源电子元器件的国家科技专项,组织产学研用联合的研究队伍,通过协同创新,在高端无源电子元器件的新原理、新材料、关键工艺和重要装备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助推我国的无源电子元器件技术走向世界前列。

三是加强无源电子元器件人才的培养,恢复“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二级学科的地位。无源元器件技术涉及材料科学和电子科学两个学科门类,为了满足这个产业的要求,我们的学科目录中曾经设置了电子材料与元器件这个二级学科,培养出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支撑了我国无源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将该专业取消,造成了该领域人才的匮乏。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建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的做法,从产业需求出发,恢复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二级学科。

小结

2007至2021,周济院士的建议横跨十四年,可以看出他的思考层面不断深入,由表及里;同时反映出我国无源电子元件产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但毫无疑问,它前景广阔潜力无限。

粉体圈 整理


作者:粉体圈

总阅读量: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