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密度低、强度大,质量比铝轻,强度却高于钢铁,但又具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可谓“外柔内刚”,且耐腐蚀、耐高温、耐疲劳,耐冲击性能好,兼之热膨胀系数小,拥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电磁屏蔽性,因此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我国碳纤维产业近年来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制于研发能力低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我国企业在国际碳纤维市场上话语权微弱,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占尽优势。
关于碳纤维技术,国外一直在对我国进行严格封锁。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自行研究,不过,我国主要产品的性能和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中国碳纤维产量仅占全球3.2%。
由于现有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仅去年上半年,我国碳纤维及制品的进口量便达到5513.2吨。而未来中国四大产业——大飞机项目、海上风力发电、汽车轻量化发展及高速铁路,无疑还将带动碳纤维需求的强势增长。
当前,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布局,着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将其作为抢占下一轮工业和国防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支撑。以汽车行业为例,据长安汽车设计院院长曹渡介绍,碳纤维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可大大减轻车重,而车重每减10%,便可降低6%~8%的油耗,降低5~6%的排放,并有助于提升车辆的加速与制动性能。为此,日本计划未来5年投资20亿日元,支持碳纤维原材料企业和汽车主机厂的合作,而美国能源部今明两年将为同类项目提供217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来源:工人日报)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