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坐过或是看过下图中出现的世界首辆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广州有轨电车。它与普通有轨电车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行进中不用外部供电,而是采用世界上最大功率的7000F单体超级电容器组储能,利用停靠站台上落客的时间完成充电,充电时间仅需25秒!
听起来是不是很炫酷?而让这辆有轨电车如此特别的超级电容器,其实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新型电源。由于使用了与锂离子电池不同的正负极材料,因此性能差异极大,筒子们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身怀着“快启、快充”等绝技,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城市公交系统、铁路枢纽、航空航天等大型设施建设中,如:①重型机械、大型卡车、轻轨车等的启动;②飞机舱门的备用电源;③新能源汽车中与锂电池互补使用(汽车启动、爬坡和刹车时使用超级电容器,匀速行驶时使用锂电池)等等。
核心所在
对于超级电容器来说,电极材料是影响整个电容器性能的核心因素,决定了它的功率和能量密度。最常见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碳材料,这些碳材料包括活性炭、碳纳米管、模板碳和石墨烯等。其中,活性炭因具有原料广泛、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孔隙丰富等特点,是目前唯一得到商业化应用的电极材料。
按制造的原材料分类,活性炭可分为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木屑、果壳、椰壳、生物)、合成材料活性炭及其它类活性炭(骨炭、沥青炭、纸炭等)。其中以椰子壳为原料生产的高品级活性炭,由于其在环保、饮用水净化、军工、储能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市场需求讯猛增长,进口量不断增加,用于生产新型储能器件的超级电容活性炭基本为日韩个別企业所垄断。
产业现状
我国超级电容产业在这数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11到2016年,市场规模由13.9亿元跃升至45.3亿元。研究机构预测,到2018年我国超级电容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71亿元。
目前,超级电容已被列入国家专项扶持重点项目,还入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相信它迎来大规模应用的契机已到。但由于超级电容活性炭是超级电容器制造的关键技术材料,因此若想在这一国家战略产业取得发展,就必须要突出重围。
令人高兴的是,就在去年12月,我国市场上终于出现了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批量生产的超级电容活性炭——来自广西的北海星石碳材料有限公司在花费数年钻研后,终于以物理法活化造孔及多项专利技术成功实现了超级电容器电极用多孔碳椰壳基活性炭的量产,率先打破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产品质量可与日韩等国的主流产品媲美,且价格远低于进口。
目前,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超级电容炭300吨工业生产线,投资的“北海星石新能源材料产业园”一期工程将在2018年7月底开始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2000吨超级电容活性炭及年产高端活性炭2万吨,活性炭纳米超滤复合碳材料制品600吨的生产能力。二期工程预计2020年投产,超级电容器电极活性炭年产量可达5000吨,高端椰壳活性炭50000吨,活性炭纳米超滤复合碳材料制品2000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椰壳活性炭生产基地,及全球最大的以椰壳为原料的活性炭单一工厂。
粉体圈:小榆
供应信息
采购需求